什么是低碳城市,目前国内外还没有统一的定义。按照世界自然基金会 (WWF)的论述,“低碳城市”是指城市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下,保持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处于较低的水平。要达到这一目标,需要在交通建筑节能、可再生能源和节能产品制造与应用等领域,寻求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
2008年1月28日,世界自然基金会在京正式启动“中国低碳城市发展项目”,上海、保定入选首批试点城市。有种观点认为,我国正处在工业化起步阶段,谈“低碳城市”为时尚早。但是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提供的数据,从1978年到2005年,中国城市总数从193个增加到661个,到2009年底,中国城镇化水平为46.59%,预计到2020年,将有超过50%的人口住在城市,到2050年达到75%。在这一过程中城市能源消耗急剧增加。建筑、交通、消费等是城市能源消耗增长的主要领域。
近年来,中国不少城市提出了“低碳”发展理念,比如,上海借世博园区建设为契机,大量运用太阳能技术,建设“低碳世博”。河北省保定市借鉴美国加州“硅谷”的发展模式,提出了建设“中国电谷”的概念。这些都开了个好头。我们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城市,成为真正的低碳城市。真的到那时,市民可以尽享坐拥理想中的生态之城、宜居之城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