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具有知青经历和背景的艺术家,刘孔喜对这一题材格外关注是在情理之中。虽然那些遥远的往事早已被载入尘封的历史,然而,当岁月的脚步已变得很长,有哪一个亲历者、老知青能完全遗忘那段刻骨铭心的青春记忆呢?那是一代人成长的心路历程,也是无法选择的人生。刘孔喜用一个亲历者和艺术家特有的眼光、感受,以饱含浓情与诗性的艺术手法,去描绘、揭示了那段特殊历史背景下的特殊人生经历,他用绘画的形式告诉我们:不论是在社会底层、塞外边陲,哪怕命运坎坷、人生曲折,青春都会绽放出动人的光彩。
刘孔喜所描绘的知青人物和青春往事,并没有沉溺于回味伤痛、顾影自怜,而是着力表现他们在底层逆境中人性的善良和青春的美好,这是因为生命曾在哪里留下过印记,哪里就值得怀念和珍惜。这足以令每一个有过同样经历的人感到亲切、动容,也会让没有这段特殊经历的人感受到心灵的触动。
近二十年来,刘孔喜潜心研究坦培拉——这一发源于欧洲的古典绘画技法,并身体力行地运用于油画教学和创作,为填补这一西方绘画技法材料体系在中国现代美术教学和创作的空白而辛勤耕耘。在我看来,喜欢或选择什么绘画技法和材料,完全是由画家的个人兴趣指向决定的,关键是,通过刘孔喜这些年的努力和探究,我们可以看到他在运用这种西方古老传统绘画技法之后作品所呈现出的亲近、平和、严谨、静穆的心境和状态,这种心境和状态在当下喧嚣、纷繁的艺术环境中是尤为难能可贵的。
刘孔喜的作品,无疑是对个人乃至一代人青春岁月的绝唱,这种一唱三叹式的吟咏,表现了一个真诚的艺术家人性中的善良与淳朴,既是一种情感的怀旧,也是对一代人青春的纪念。他的作品中充溢着对今天的珍惜和对未来的向往之情,这是一代人在历经磨难之后,生活留给他们的最有价值的财富。
(冯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