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718“筑梦之地”

标签:
园区创意产业老物件杜建峰杂谈 |
分类: 东西南北 |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res/1/20100512/1273601453734_1.jpg |
718谷地标牌 |
798被众人熟知。在北京,类似的园区还有竞园、方家胡同46号、尚8,这些都为创意产业提供了聚集场所。近日,笔者走访了新规划的718谷地传媒文化园,于钢筋水泥的丛林呼吸到一丝灵感的气息。
718谷地园区位于CBD商务区东侧,占地3万平方米。为什么叫“718谷地”?原来,“谷地”的英语谐音为good,另一个谐音为gold。细想想,这名字就挺有创意,体现了天时、地利、人和。它告诉人们,这里是发展创意产业的好地方。
走进718谷地园区,一排排破旧的厂房与已经改造完工的厂房形成鲜明对比。据招商部负责人杜建峰介绍:“这个园区于2007年开始筹划,自筹资金,依托传媒大学等高校资源,得到迅速发展。如今已获得当地政府支持,努力打造成为全新的传媒产业文化创意园。”
园区所在地的前身是石棉厂,该厂始建于1957年,
在这里,工厂的老物件和旧陈列,比如旧椅子、老式日光灯、废弃的设备局部等被特意保留下来。设计师将这些陈旧设备重新利用,变身为具有新功能的创意家居,再把它们放在室内楼梯转角及公共区域中,形成一个个具有历史色彩的细节符号,既是巧妙的点缀,更是一种对于过去工厂文化的怀旧。
718听起来和798只差一个数字,使大家很快意识到这也是一个文化园区。杜建峰告诉我,718园区倡导的经营模式和理念与798有着很大的差别。“现在国内大部分文化园区是以艺术家聚集区为主,艺术氛围比较浓厚,但艺术家多以个体形式出现,不便于管理。目前进驻718园区的客户全部是公司,他们与园区达成租赁关系,全部具备法人资格,这样既便于管理及服务,更便于园区健康快速的发展。
在718园区走走转转,会发现这里的企业囊括了影视开发、艺术创意和软件开发等多个行业,如今,院内的“THE
“清悠之谷,筑梦之地”,这是718谷地传媒文化园的夙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