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泸沽湖:上帝创造的最后一块地方

(2010-05-08 08:13:58)
标签:

摩梭人

母性

游牧人

部族

泸沽湖

分类: 旧事窗
    不知什么时候,玉龙雪山下的泸沽湖成了各国人类学家钟情的地方。有学者说那是“上帝创造的最后一块地方”,更有学者惊叹“原来人世还保留着一片最后的净地”,在他们醉心于泸沽湖畔摩梭人的母系社会文化遗风时,努力要做的就是破译这种文化密码。他们说,摩梭人管身旁的格姆山叫女山,管泸沽湖叫母海,摩梭人的家庭由母亲主宰。母亲的孩子不分家,女儿不出嫁,兄弟不娶妻,实行走婚制度。他们觉得不可思议,于是有人认定摩梭人依旧沉浸在“创世之梦中”。

  其实摩梭人早已把答案告诉你了:大山就是母亲,摩梭人由此珍视母性的力量并相信母性就是他们的全部世界。

  如果溯本寻源,摩梭人应该是古羌的后裔,羌是北方草原强悍的游牧部族,他们体格高大魁梧,性格狂放暴烈,像所有的游牧人一样,过着茹毛饮血,住毡衣裘的生活,家族内实行绝对父系统治。夏朝末期,有一支姜姓羌人一直与陕甘一带的周部落通婚,周武王的血液里便奔流着羌女炽热的血,武王伐纣时,姜姓羌已与周结成密不可分的部落联盟。可大多数羌部落依旧在草原上过着游猎生活,并不断与周边民族发生战争,征服、被征服,奴役、被奴役,羌人在严酷的生存环境中开始四散逃生,有的来到青藏高原东北边缘,有的到青海、甘肃、宁夏等地,其中有一支在惊慌的奔逃中撞入西南大山林,他们在崇山峻岭间日复一日地走着,最初的目的肯定是想寻一片水草丰美的牧场,那是游牧人眼中惟一的生息地。除此之外,他们难以想象自己还能在其它的地域里生存下去。一年,两年,可能一百年过去了,他们始终没能走出大山,越往西,山林越茂密,在地球的这道褶皱带上,起伏着无数陡峭的峰峦,相形之下,人是那么地渺小和微不足道,人若是用双脚丈量这道长长的褶皱带,是要几代人足足用去几个世纪的时间。

  在这种没有穷尽的迁徙途中,母畜生下了小畜,女人诞下了婴孩,部族的婚丧嫁娶在山中进行着。也许,他们会暂时停止脚步,在某块平整的山腰上搭起木棚过一段日子,养大这些婴孩。新生的孩子们比父母更适应大山,他们能在峭壁上灵活地攀来攀去,能与大山的鸟兽对话,一代一代,他们已经变得十分依恋大山,温柔的山风抚平了游牧人暴躁的心,后裔们几乎忘了自己的种族曾经是什么人,来自哪里,他们成了地道的大山的种族,山的灵秀也渐渐浸入女子们的相貌里,令她们的肌肤不再像游牧人一样粗糙赤红,而是细腻洁白。

  年复一年,当游牧先祖的誓言在后裔们的血液深处发出召唤时,他们就会毫不犹豫地继续踏上迁徙之途,男人们挥着砍刀劈开荆棘在前开路,与拦路的狼虫虎豹厮杀,许多男人就这样倒下了,在艰苦卓绝的跋涉中,可能失去了部族最后一名强壮的男人,只剩一些老人和妇孺。于是,女人拾捡起男人的砍刀和火把,母性的力量显示出来了,那是一种与大山一样稳重沉着、悠久绵长的力量,那是一种使部族延续下去的蓬勃而坚韧的力量,这令古羌后裔们恍然明白,原来他们的部族之所以没有在持续数个世纪的艰难的民族大迁徙中灭绝,就是源于这种力量,原来母系的根早已深深植进部族的血脉里。

  母亲如山,母性的山给予了母亲绵绵不绝的原生力。

  又一批婴孩长成了高大强壮的男子,终于有一天,他们扎上木筏,随着咆哮的金沙江冲出峡谷,看到了一片肥美的高原草场,看到了泸沽湖和玉龙雪山,我敢说,他们肯定就在那一刻感到了蕴含在自然山水中的巨大的母性力量,从那时起,他们再也没有走出这片母性的天空,依偎着女山母海生存到今天,他们没有在草场继续先祖的游牧生活,而是盖上木楞房,守着母亲度着恬静的与世无争的农耕岁月。

  他们称自己为“摩梭人”。

  大山把曾经暴烈无比的古羌人变成母亲膝下的孩子,因此,泸沽湖才成为人世间最后的伊甸园。摩梭人村落从不发生械斗和情杀,更没有偷窃和抢掠,在母性的田园里沐浴着和平。母亲永远是家庭的轴心,家中成员均是母亲的骨血,儿女长成后,充分享受情爱的自由。行过成人礼的女儿便拥有了属于自己的花楼,开始与自己中意的男子约会,小伙子踏着夜晚朦胧的月光而来,踩着黎明清湿的露水而去,如果彼此情投意合,便这样一如既往地约会下去,不如意,也友好地分手,没有羞辱谩骂打击报复之事。

  这就是学者们所说的摩梭“走婚”,孩子生下来,在母亲的家庭里成长,孩子的父亲没有养育的责任,而母亲的兄弟——舅舅却对甥儿甥女负有一份义务。在母亲根骨维系的大家庭里,姐妹的孩子就是自己的,因此孩子一出生,就享有许多母亲的爱。同样,孩子长大了,也自动承担起对姨母舅舅的养老责任,所以摩梭社会从没有遭遗弃的老人和孩童。

  人说这种母系家庭的合理性在于它巧妙地回避了婚姻中不可避免的婆媳、妯娌、姑嫂、叔侄之间的纠纷,回避了父母离异带给孩子的心灵创痛,因此泸沽湖地区社会安定,家庭和睦,是真正的乐土。

  时光已跃入21世纪,摩梭村寨也在陆续涌进现代文明,一些摩梭儿女也走出大山,去到内地上学工作,有的摩梭青年干脆就在城市谈婚论嫁了。但是,我们不必担心摩梭人的母系文化会消失,相信不论这些摩梭后代走行多远,他们都会万般想念泸沽湖畔的母亲的田园,这片从久远的世纪一直存在到今天的净地具有一种无法消逝的永恒力量——母性的力量。现代社会的激烈搏杀,人生舞台的希望和失望,总有一天他们会困顿疲惫,那时,他们会回过头,像他们的古羌先祖一样扑进天堂之山,扑进母爱的天地,寻回心灵的安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