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所为,有所不为
(2010-05-05 21:12:31)
标签:
一流大学中国大学所为名校校长 |
分类: 散文随笔 |
4日落幕的“中外大学校长论坛”,邀来世界级名校校长挑刺建言。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直是中国高等教育界关注的焦点。中国目前到底有没有世界一流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中国大学的差距究竟在哪里?对此,约翰·汉尼斯在"论坛"上说,当前中国大学和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主要是在质量建设上。在过去的20—30年间,中国大学更注重的是学生数量的扩张,现在则到了重视质量的时候了。世界上只有少数一些大学能够成为顶级大学,中国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大约快则20年,慢则50年。
据他介绍,在20世纪50年代时,斯坦福并不是世界知名高校,而20年后它已跻身世界一流高校之列,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充分利用政府的资源和支持;二是重点发展工程、计算机、软件和医药等学科;三是建设硅谷,与企业之间建立特殊联系。汉尼斯强调,在迈向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斯坦福大学坚持了一个重要原则,那就是“有所为,有所不为”。过去学校也办护士、建筑等专业,但由于不能达到一流水平,干脆停办,集中精力办自己的优势学科。“这一点,或许值得中国大学参考借鉴。”
前一篇:发展绿色产业低碳是核心
后一篇:世博:首个普通日迎客约14.3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