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玉树祈福
(2010-04-17 23:56:01)
标签:
善款志愿者组织强震大灾玉树杂谈 |
分类: 东西南北 |
地震再一次以残酷的方式证明,中华民族是怎样的多灾多难。汶川大地震后不到两年,大灾给中国人带来的心理阴影尚未消散,强震再一次降临这片土地。这一次是7.1级,这一次在青海玉树,这一次时间定格在4月14日7时49分。地震已经造成近800人遇难,上万人受伤。死伤人数可能会随着救援工作的深入而有所增加。
废墟、眼泪、死亡、救援、寻人、学生被埋、通讯中断,眼前的一切是那样熟悉,这是一种多么该诅咒的熟悉和噩梦般的回忆。许多人生死未明,强震造成的破坏尚不清楚,不排除还可能出现强烈余震,这些消息始终让人心里压着一块巨石。大灾无情,我们别无选择,只有守望相助抱成一团。
看到政府和社会在震后数小时内迅速行动起来,人们还是感到了欣慰。灾情发生后,国家立即启动了一级响应预案,并迅速组织救援队伍进入灾区,武警驻军迅速出动抢救伤员,与“黄金72小时”争分夺秒。在信息公开上也竭尽所能地透明,赶在第一时间发出权威信息和数据,公布政府了解到的伤亡状况和灾区最急需的物资,使信息保持畅通。灾难发生不到12小时,军区医疗队已赶赴灾区,甘肃省国土厅已派人往震区防范次生地质灾害,救援既迅速又有条不紊。显然,这都是汶川地震后建立的应急机制发挥了作用。
更让人感动的是,社会救援系统迅速凝聚和运行起来,网友立即通过微博等方式传播前方信息,民间慈善组织迅速开始筹集善款,有企业在第一时间开通网友爱心基金并捐出善款,明星们在组织筹款义演,电视台暂停常规节目滚动播报灾区信息,志愿者也正在赶往玉树的途中。不得不让人惊叹,这一切都发生在灾难发生后不到10小时中。这是一个公民社会的伟大,这是强大的物资保证和精神力量支持。
汶川地震——深重的国殇给一个民族带来进步。当灾难再次降临玉树,我们能明显感受到灾难带给社会的成熟。
这一次行动无需任何呼吁。相信救援人员会像汶川地震中一样,以“不抛弃,不放弃”的信念与死神争分夺秒,与“黄金72小时”赛跑,竭力救助每一个被压在废墟下的同胞。坚信生命的坚忍和顽强,坚信大爱的奇迹。
这一次行动无需任何呼吁,志愿者组织会迅速有效地动员和组织起来。汶川地震发生后,民间志愿者几乎与政府同时行动,募捐、献血和志愿者行动迅即启动,成为上一次救灾中最大的亮点。经过近两年的成长,志愿者组织更加成熟,相信在此次救援救灾行动中会更有好表现。
这一次行动无需呼吁。从救援到哀悼,对生命的尊重正在成为政府和公民的自觉。从捐助自觉到善款透明,慈善制度会表现出充分的成熟。从校舍质量的披露到建筑的信息,问题会毫无保留地公开。还有如何应对次生灾害,如何及时进行心理救助,如何从废墟下救更多的人,如何更体贴地帮助活下来的人度过危机,走过汶川的我们应该能做得更好,也必须要做到更好。
两年前,我们一起心系汶川,今天,我们一起守望玉树,为玉树祈福!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