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斗苗寨的“树”文化

(2010-04-08 00:10:12)
标签:

苗寨

文斗

古树

红豆杉

草标

杂谈

分类: 东西南北

  文斗苗寨被誉为全国“百年环保第一村”。

    文斗苗寨位于贵州省锦屏县西南部,全寨400余户2000多人。大山把文斗苗寨别在半腰上,茂密的古树把苗寨层层围住,一栋栋苗家吊脚楼镶嵌在青黛之中,宛如一幅水墨画。这里的古树不乏国家珍贵树种,诸如银杏、香樟、红豆杉等,难怪文斗苗寨入选了“中国景观村”。游客到了苗寨,老老少少总是津津乐道村里的“树”文化。

  我们来到上寨寨门附近的石碑林,一块立于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3年)的“六禁碑”,把远古朴素的民风娓娓道来。“禁不俱(拘)远近杉木,大小树木,不许任人小儿砍削,罚银十两。”“禁四至油山,不许乱伐乱捡。如有人违,罚银五两……”这个身居大山深处的苗寨,两百多年前就有了强烈的环保意识。这块碑也被誉为“民族环保第一碑”。

  文斗苗寨有许多与树有关的习俗。有儿女出生,家人就会种一棵常绿树,让树与孩子一起成长。文斗人把树视为神,祈求身体和精神上的保护。

  7年前曾有人出资100万元购买村里的一棵古红豆杉。100万元,对于世世代代辛苦劳作的村民来说,是一个极具诱惑力的数目,但村民们没同意。在2008年初的特大雪灾期间,文斗人在抗灾自救中首先想到的也是保护古树。他们用木棒击打冰雪,为古树减轻压力,还搬来稻草,捆扎覆盖在树干上,为古树御寒。

  还是为了树,今天的文斗人建立了绿化基金,每植一棵银杏、红豆杉等珍稀树苗并成活的,一律从基金中拿钱奖励。对幼苗,村民还会打上草标,警示人们保护它。

  文斗村民对大自然的敬畏,与树同生,人与树的和谐统一,深深地感动着我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