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说“老龄化”(图)
(2010-04-02 08:42:19)
标签:
退休年龄老年人退休制度精神面貌杂谈 |
分类: 老年天地 |
|
|||
关于世界人口老龄化的话题是一个令人“担忧”的话题,有很多人正在研究这个课题。但我却觉得这非常可笑。首先,“人口老龄化”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我们常把老年人之男性界定在60岁,女性界定在55岁,即到了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到了这个年龄即被法定为老人。一旦法定老年人多了起来,就自然而然地认定我们的社会已经老龄化了。其实这是很有问题的。我们看到,在当代,人们显得越来越年轻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50岁到60岁的人,其状态,其精神面貌,甚至智力和工作能力远不如现在的同龄人。在今天,你会发现30岁的人,看起来也就20岁的样子,而40岁的人也就30岁的样子,50岁的人看上去就像40岁一样。这并不是伪装,也不是打扮与护理,更不是什么个别现象,而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这种可喜的状态从一个侧面鲜活地表明了我国普通民众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以致人们的精神面貌越来越好,人们也愈来愈年轻。而且,人的心态也越来越年轻化,40岁人的心理相当于二十多岁人的心理状态。我们常听到、看到,四十多岁的女人仍在称自己是女孩儿,或女生,开始我们或是觉得不自然,但观其容,查其颜,听其侃,觉得并不过分。换句话说,就是生命的质量越来越好,人越活越年轻,越来越朝气蓬勃了。可是,我们的退休制度却仍然停留在过去五六十年代,男60女55退休。到了这个年龄退休的男女同志,本来没觉得自己进入老年人行列,但突然被退休制度逼成了老年人,连自己也就不得不被迫承认自己是老年人了。这样的一种近乎于戏剧效应的现实,不仅无助于遏制与减缓人口老龄化的倾向,反而加剧了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加速了人口衰老的速度。 事实上,男人60女人55,无论是工人还是干部,正好处在经验最臻完美的黄金时期,正是能够发挥巨大潜力和创作力的年龄,他们的经验与技能在这个年龄里更加炉火纯青。然而突然让他们退休,旋即废掉他们的“武功”,让他们闲在家里,这无疑是人才资源的巨大浪费,是对社会发展不负责任的现象。事业的发展不是某些人快上快下的问题,而应是更加充分地发挥人才的潜能和智慧。我曾经听一位老干部跟我讲,我不是不如我的后继者,我也不是被自己的智力和智商打倒,而是被制度打倒的。不仅如此,这些人退休之后还会有一种失败者的感觉,有一种怨气。因此,我们仍然把男60女55定为老年人,不仅不科学,而且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我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才认为老龄化的命题是一个伪命题。如果我们把退休年龄分别提高5岁,那么老龄化的问题瞬间就解决了。当然,可能晚退休会带来一些问题,但是收益比损失不知要大多少倍。对此,许多国家已经颁布法令来防止年龄歧视,美国早在1967年便颁布了《雇员年龄歧视法》。此后,该法案多次修补,废除了大部分行业的强制退休年龄要求。2000年欧盟就颁布法令,责成其成员国废止工作场合年龄歧视。而法国则对那些解雇年长员工的公司课以重税。在一些国家,60岁的男人和女人找工作的时候如果被对方指是年龄大了不录用,可以到法院去告他们年龄歧视。有人认为,从经济学角度看,提高退休年龄可以解决许多老龄化问题。通过继续工作的“老人们”不但不用领取养老金,反而可以节省大量的公共财政开支,而且“老人们”还可以缴纳税收。 所以,也可以将“老龄化”视作是年龄歧视的代名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