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是一门艺术
(2010-03-31 01:47:59)
标签:
势力器皿法则水注孔子杂谈 |
分类: 思想理论 |
|
|
|||
|
相传,周庙里有个器皿,这个器皿很奇特,水注得太少就倾覆,水注满了也倾覆,水容量恰到好处时才平衡。有一天,孔子带弟子到庙里看这个器皿,他让人取来一瓢水试验,果然如此。孔子慨叹说,这同做人一样,满了就要倾倒。 凡事都有个量度,古人以超为“过”,以少为“不及”。强调做事不拘泥,不偏激,寻求适度,以走极端为非,既不要不够,也不能过分,遵循平衡法则,避免两个极端,天地万物就可以各得其所。 平衡法则是一种合情合理的精神,是和谐发展的一种境界,是与人交往的一个尺度,是为人处世的一种原则,是人生追求的一个目标,是物欲横流时代回归自然本真的一种状态。 社会学家提出了三大平衡法则:一是付出与收获的平衡。如果获得的地位、金钱、名声超过了自己的付出,超出部分就会被社会或他人削去。小人干大事是一件很危险的事,一个人才低位高会伤害自己,要学会自我加减。 二是保持自我与他人的平衡,也叫人我平衡法则。满月则亏,一个人的财富太多、权力太大、功劳太高,就会有溢满之患、盛极之患、与人失衡之患。保持人我平衡的主要方法是自减,善待他人,保全自己,如古人的“散财求福”、“散财分谤”。很多成功的企业家越来越多地关注公益事业,把捐助慈善机构、建立公共基金、资助文化教育视为保持人我平衡的长远昌盛之举。 三是第三势力平衡。所谓第三势力是指在对立的两大势力之外寻求或自己扮演平衡这种对抗的第三势力,以保持势力均衡,维护自身安全。在两个互相冲突的势力之间保持平衡,使自己成为胜利一方的同盟者。 平衡是一门艺术,一种美感,一丝恬淡,一份成熟。名之所在,与人同分;利之所在,与人共享;持盈保泰,求和持中,对周围的人和事保有一颗更加积极平和的心,才能在平衡中寻求内心更持久的力量。 多元世界本身就是一个充满矛盾的混合体,人与自然、生老病死、新旧交替、城乡差别、优胜劣汰等各种矛盾都需要平衡,紧紧围绕事物演变的客观规律,去掉差异,取得共识,尽量让大家觉得恰到好处,在平衡各种极端冲突中寻求发展,是社会的成熟与进步。 平衡不是消极避世、与世无争、甘居中游,也不是不讲是非、模棱两可的和稀泥,更不是不容标新立异的保守思想,而是一种自然平和的生存态度。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