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泰山
(2010-03-27 23:50:13)
标签:
品格松涛唐槐木性寺钟泰山 |
分类: 东西南北 |
泰山,是一个沉甸甸的思念。我无暇去登泰山,却常奢望泰山。连连绵绵的峰峦里,与泰山既很近又很远。
泰山,是一种文化。厚重,而又韵味无穷。直直的一条大道,看似通畅,平坦地铺到天上,软软地垂向人间。又是崎岖的一条山路。汗水和艰辛里,每一步,都是思索和考验。越读,才越觉得深厚。在熹微了很久的归途上,在最疲惫的时候,在即使拄了拐杖,两腿也不知往哪里迈的时候,山上和路旁的那些历代文人的诗词墨刻,一遍又一遍地吸引你的注意,启迪你的心智,越读越觉得新鲜。
泰山背后,是明镜崖下的灵岩寺。松涛与寺钟合鸣,传说与流水永恒。深深密密的苍翠里,仰望泰山,而不见泰山。越在文化的古典里浸淫日久,似乎更难认识泰山,读懂泰山。
泰山,是一种人生的信仰。泰山的永恒,连着永恒的生命,也连着永恒的信念,永恒的感动。
走走停停。锲而不舍。见了泰山,仍然在海一样的云里鲜活,仍然能驮着太阳像大鸟一样地飞着,就没有了苦难,没有了孤独,就没有了含辛茹苦中的苦涩,就有了日日劳作的劲头和儿女亲情的甜蜜。
泰山像母亲。看到她,就会想到我的更多品尝了生活的苦难而更少享受了生活的快乐的母亲。想到母亲病中的坚韧和隐忍。依在泰山的怀抱里,能感受中国女性身上独有的柔弱而刚强的品格,温情和广阔的胸襟。女性,母性,她们,在这片土地上,就是一个伟大的词语。
泰山像父亲。在起起伏伏的土地上高大而雄壮,在平平淡淡的辽阔中威武而刚强。向往泰山,能给你一种理想。攀登泰山,能给你一种力量。思念泰山,能给你一种心境。陪伴泰山,能给你一种豪放。
品味泰山,就是品味那沿途的泰山茶。茶室多依了山谷,傍了溪流,浮了松影。桌椅板凳,都是这山中自取之物,依了木性,随了根形。抹一把汗水,在凳上椅上坐下,喝一壶泰山茶,吃几颗泰山果,听上几段泰山的故事,便会觉得腿脚陡增了气力,心胸顿生了澄明。
品味泰山,其实就是接受泰山的影响,感受泰山的滋养。就像日月星辰,就像山泉松涛,就像云雾烟雨,不知不觉,潜移默化,便强壮了筋骨,而又融进了血脉。泰山的儿女,走到天边,走到海外,都有了一种品格的标志,一种情怀的默契,一种灵犀的相通。一方水土,就有了一方的人文。
泰山是神奇的。泰山山奇,不是最高,却可以雄踞九州天下,让历代的皇帝老儿和百姓一样的对山膜拜。泰山石奇,贵在偶得。随手捡拾,便可放之书案,供之厅堂,每一块,都值得细细把玩,反复品味,各人有各人的感受,此时有此时的妙悟,彼地有彼地的所得。表意,象形,联想,就像祖先创造的文字,就像我们天天创造的世界,总没有厌倦的时候,总有不断前行的力量。
阴阳界,黑龙潭,连接了中天门,是另一条下山或者上山的道路。也是另一段品味的时间和空间。激荡的溪水,澶洹不绝。俏丽的山,纷纭的雾,滑润的石。像是世俗的诱惑,顺势向下的力量往往强大。一道醒目的白石筋,一道坚固的铁栏杆,能挡住你的脚步,能保护你的身体,可是,能在日益功利、日益铜臭的生活中,告诫你的欲望,拯救你的灵魂吗?
冯玉祥墓地,是这条路上一朵永恒的白花。隐在松林里,有泰山石敢当的铮铮铁骨。爱国将领,四个大字,刻在墓碑上,写在史书中,更写在人民心里。足以奖赏一生,彪炳千秋。化作泥土的是血肉,永远活着的是品格,是精神,足以和泰山比高。
泰山,是真正的风月无边。品味泰山,是行走中的品味,是攀登中的功课。只有走在路上,只有站到山上,不管风霜,不管雨雪。只有反复诵读,不仅用口,更要用心。无论我们会遇到多少艰难曲折,每天都是太阳的节日,每天都如婴儿诞生般喷薄而出。瞬息而至的辉煌,穿过黑暗的期待,从天庭铺满人间,铺满世界,就像我们永远生生不息的希望。
所以,泰山上的人流,永远不断。登泰山是每天的节日,永远的节日。所以,泰山上的诗画文章不绝。风中还是雨中,温暖还是严寒。那是一种永远的膜拜,那是一种永远的向往。只要生命存在,对泰山的品味,就是永远的思念,永远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