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点历史

(2010-03-19 00:18:35)
标签:

时间简史

史证

量子物理

读物

故纸堆

杂谈

分类: 知识窗

  西哲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鉴往而知来,发现时代变迁的大势,追寻历史演进的规律,这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历史功能的认知。尤其是在眼下这个深刻变革的时代,变动不居中,难免会有种种矛盾,带来种种困惑。从哪里来,往何处去?读点历史,是希望历史的密码,能启发当下的思考,提供理解自己、理解时代的参照坐标。

  从这样的角度读史,能进一步推进思想的视界。如果在读点历史的同时,也读点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以史证事、以古证今,就更能拓宽对历史与现实的理解,使读点历史,从纯休闲阅读,变成启人心智的思考型阅读。

  就像任何学科一样,读好历史,也有门槛,也需引导。如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让许多文史爱好者,得以一窥门径;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也以“大历史、小视角”让人耳目一新。可是目前,这样普及型的历史读物,还是太少,读点历史的热潮,更多地停留在帝王戏、宫廷剧的“戏说”、“大话”层面。

  所谓的科普,不仅仅是自然科学的普及,也应该包括像历史学这样的社会科学的普及。历史学不仅仅是故纸堆中的寻章摘句、考据钻研,也应该走出书斋、面向大众,不仅让大众获取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向社会介绍历史学看问题的方法,让更多的读者了解它、接受它,把它转变成改造世界的现实力量。

  在艰深如量子物理和广义相对论的领域,有《时间简史》这样的科普读物,让门外汉也得以窥见现代科学之一斑,没有太大障碍地遨游于宇宙的开始和结束。期待在历史学领域,也能出现《时间简史》这样的“大家小书”。读点历史时,“大家”的力量,或许能让读者更好地拨开历史风烟,进一步接近真相和真理。

  读点历史,是好事;在此基础上,再读好历史,则善莫大焉。相关专业人员通俗之、普及之,读者慎思之、明辨之,“读点历史”的热潮,必能产生更为持久而深远的影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