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福建土楼

标签:
土楼田螺坑世界遗产大会门票旅游收入福建杂谈 |
分类: 旧事窗 |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res/1/20100316/1268677244250_1.jpg |
|
2008年7月,在加拿大举行的第三十二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福建土楼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自此,福建土楼逐渐为国内外民众所熟知,土楼游也热了起来。
土楼是位于福建省西南部山区的一种特有大型夯土民居建筑,产生于宋元,成熟于明末、清代和民国时期。目前保留最古老的集庆楼已届600岁高龄。它以生土作为主要建筑材料,掺上细沙、石灰、糯米饭、红糖、竹片、木条等,经过反复揉、舂、压建造而成。楼顶覆以火烧瓦盖,经久不损。土楼一般高可达四五层,供三代或四代人同楼聚居。2008年7月6日在加拿大魁北克城举行的第三十二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福建土楼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被列入世遗的福建土楼一共有46座,主要分布在漳州市的华安县、南靖县及龙岩市的永定县。申遗成功后,迅速带动了两市三县的土楼旅游热潮。
据永定县统计,仅2009年,全县接待游客21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9.08亿元,土楼合理开发取得显著成效。不仅如此,不少国内外客商和走出大山的土楼人在深切认识到世界文化遗产的含金量后,也纷纷前来永定投资创业。仅2009年,永定共策划生成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53个,新签约项目17个,新开工新竣工项目14个;全县新增加与土楼旅游相关产业实体200多个,新增从业人员6000多人。
华安县申遗一年后旅游人数突破8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600多万元,比上年增长两倍多。而南靖县仅2009年1—10月,就接待中外游客129.7万人次,创旅游收入更是达到3.8亿多元。其中,仅“十一”期间累计接待中外游客29.81万人次,同比增长373.17%。
从2009年6月25日起,各地土楼门票价格大幅上调,更为火爆的土楼旅游市场带来了可观的效益。根据福建省物价局的最新核定,南靖县土楼田螺坑景区门票从原来的50元/人次调为100元/人次,华安县大地土楼群门票从原来的30元/人次调为90元/人次,永定初溪土楼群门票从原来的50元/人次调为70元/人次,河坑民俗文化村门票从原来的20元/人次调为50元/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