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阿里山茶

(2010-03-13 09:12:37)
标签:

阿里山茶

包种茶

冻顶乌龙茶

金萱

杂谈

分类: 东西南北

    去过台湾旅游和喜欢喝台湾乌龙茶的朋友,可能都听说过阿里山茶。对于去过阿里山旅游的朋友,除了欣赏阿里山日出、云海,漫步阿里山森林,乘坐阿里山小火车感受火车穿梭于蜿蜒的山林之间的原始与古老,最惬意的事情莫过于到阿里山茶园讨一杯阿里山茶,品鉴一下阿里山的第五奇了。对于喜欢台湾乌龙的朋友而言,阿里山茶的品种和类别一定遇到过很多,比如阿里山乌龙茶、梅山乌龙茶、阿里山珠露茶等,阿里山茶对于世人犹如雾里看花,今天在这里为大家揭开它的面纱,认识与了解一下阿里山茶的前世今生。

  认识阿里山茶

  阿里山茶,顾名思义是台湾阿里山山脉茶区所盛产茶叶的总称,包括半发酵茶(属青茶,俗称乌龙茶,台湾高山乌龙茶分支)和全发酵红茶。

  阿里山茶区分布在阿里山海拔1200到1700米之间的山段,日夜温差大,晨间傍晚云雾弥漫,雨量均匀,土层深厚肥沃。

  阿里山茶区地理位置按照行政区域划分,主要集中在嘉义县的梅山乡、番路乡、阿里山乡、竹琦乡等,每个乡的茶叶产销商为区别彼此,突出本地特色,分别对所产茶叶冠以不同名称,如梅山乡所产阿里山茶名为梅山乌龙,番路乡所产茶叶为阿里山珠露茶、石桌茗茶,阿里山乡所产茶为阿里山乌龙茶等。

  阿里山茶茶树品种有:青心乌龙,19世纪(1845至1855年),由福建引进地方品种,树形横张,灌木型,叶形长椭圆形,叶肉稍厚,叶质柔滑而富弹性,叶色浓绿带光泽;台茶12号,台湾茶叶改良场育成,1981年命名,别名:金萱。树形横张,灌木型,树势强,叶形椭圆,叶色淡绿。

  阿里山茶类别分为:清香乌龙茶,入口甘醇,老少咸宜,香气清扬,滋味醇和;金萱茶,淡淡的奶香或蔗香;蜜香茶,满口蜜香,淡淡甘甜,注重养生与特殊口感;红茶,别名养生茶,采用阿里山青心乌龙茶青,手工揉捻成团状,是独一无二的球形红茶,韵味只能意会。

  阿里山茶的崛起

  台湾乌龙茶史历经三个阶段:

  包种茶时期——包种茶起源于清光绪(1885年),以清香、浓郁、甘润,品质极佳而闻名。日本占领台湾(1895年)后,受到日本人喜爱,自1920年起,每年春秋两季组织茶叶界弟子参加包种茶讲习会,全省各茶区相继召集有关人员前往学习,包种茶一时名声大噪,受两次世界大战影响,包种茶在日据后期渐衰,逐渐被淡忘,只有老一辈偶然记起;

  冻顶乌龙王朝——冻顶乌龙茶的问世,标志着台湾乌龙制作工艺完全摆脱传统闽南乌龙制茶工艺,开创了台湾乌龙茶制作工艺的新纪元。南投县鹿谷乡农会各种茶叶推介活动,以及天仁茗茶在台湾的营销活动,使得冻顶乌龙茶名气走出台湾走向世界,在某种程度冻顶乌龙成为台湾乌龙茶的代名词。但是随着近些年南投茶树年龄老化、茶树生长环境的变化,冻顶乌龙茶时代正在逐渐淡去;

  阿里山茶崛起——随着茶叶经济在台湾的发展,茶叶发展中心和茶区普遍南移,形成以台中县、嘉义县(阿里山所在行政区)为中心的茶区。台湾消费者对于茶叶的需求趋向高品质、高价位的半发酵茶。阿里山旅游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阿里山茶品牌的更进一步前伸,加之嘉义县农会针对阿里山茶开展的各种推介活动,所有的一切表明,阿里山茶正在逐步取代冻顶乌龙,阿里山茶正在崛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