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未都:15万元踹了春晚一脚

标签:
春晚两毛钱一脚央视牛主马未都杂谈 |
分类: 散文随笔 |
马未都是个牛主,当年若不是不愿与王朔干一件事儿,中国文坛八成就会多一个“王朔”。
当然,即使没写小说,马未都依然卓有成效,收藏领域,马未都早已名声鹊起,曾有大款盛邀马未都入宅鉴宝,号称7000万的宝贝琳琅满目,末了,马先生一句评语几乎令对方当场昏厥:基本上没一样真的。
虎年央视春晚黄宏、巩汉林将演绎小品《两毛钱一脚》的消息恨不得头俩月就已见诸报端,不想临了临了爆出“抄袭门”,马未都较真,开出十五万改编费,央视一听急了,据说不能开这个口子,于是“十五万一搅”直接就把《两毛钱一脚》给踹没了。
看了马未都当初那篇《量力而行》的博文,寥寥几百字,小故事不失大道理,着实有趣,作者善于观察生活并且联想丰富,没有这两条,写不出这样的文字。
如果央视春晚语言类的编导有如此功力,即使写不出《两毛钱一脚》,也该能写出《五块钱一吻》什么的;
如果央视春晚语言类编导没有这个功力,写不出两毛钱也写不出五块钱,若能真正做到眼光六路、耳听八方,也该浏览到马未都的博文,产生改编成小品的动机;
如果央视春晚语言类编导没看见马未都的博文,看到有人改编的本子若能刨根问底,早点找马未都勾兑,也不至于如此;那边都彩排一大通了,才拿出一纸合约,这不是强买强卖嘛。
至于马未都开出十五万改变费,即便声明是公益善款,坦白讲也有点高了,有点“趁火打劫”的意思,问题是这又是谁逼的呢?
“牛”,逼的——一个“牛”逼急了另一个“牛”,造成顶牛,然后歇菜。
“开门办春晚”提了很多年,到底开的是那扇门?千万别尽是“后门”。
其实“开门”该是一种态度,敞开心门,放低身段,没这种态度,哪怕开一百扇门也没有,最后还得出这门、那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