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年人应查餐后血糖

(2010-01-19 16:19:24)
标签:

保健

养生

血糖

空腹

糖耐量

杂谈

分类: 保健养生
 

    健康体检已成为中老年人的未雨绸缪之计。但是,体检时人们往往只重视查空腹血糖,未查或很少查餐后血糖。

    虽然检查空腹血糖确实能发现那些漏治的中晚期糖尿病患者。但是,有相当多的糖耐量减低者或症状尚不明显的早期糖尿病患者却难免成为“漏网之鱼”。因为在糖尿病早期,尽管胰岛细胞的分泌功能受到了轻度损害,然而胰岛素的基础分泌尚能控制空腹状态下的血糖,因此空腹血糖还能保持在正常范围内。由于进餐后饮食被胃肠道消化吸收,血中葡萄糖含量显著升高,这样一来,对胰岛素的需求量也相应加大。

    那些由于胰腺功能受损或缺陷,胰岛储备功能减弱,胰岛素分泌量不足以代谢体内摄入的碳水化合物的人,餐后血糖水平就会较正常人升高。当空腹血糖正常,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大于或等于11.1MMol/L时,即可诊断为Ⅱ型糖尿病;当空腹血糖正常,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7.8-11.1mmol/L时,则称为糖耐量减低。因此,中老年人体检时如果忽视了餐后血糖的检测,就难以及时发现糖耐量减低人群或早期糖尿病患者。

    糖耐量减低是临床糖尿病的“预备期”,此时人体正处于糖代谢紊乱的代偿阶段,如果不及时防治,就会加重胰岛素抵抗或胰岛素分泌缺陷,从而转化为Ⅱ型糖尿病。

    一般情况下,当空腹血糖水平显著升高时,胰岛细胞的功能已经丧失了50%,此时患者的糖尿病大多已经发展到了中晚期,心、脑、肾、眼等器官已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害,治疗起来比较费力。而发病初期,通过检测患者的餐后血糖可以更为及时地发现患者胰岛功能的减退情况,这比空腹血糖出现异常大约要早3-5年。

因此,如果中老年人体检时能把餐后血糖列为常规检查项目,就能够为治疗争取更多的时间。对于这些餐后血糖超出正常值的人群,尽早地进行饮食控制、加强体育锻炼或选择一些安全性较高的药物,对于延缓疾病进程,减少疾病后期并发症的产生都非常有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