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竹梅老翁
竹梅老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70,393
  • 关注人气: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楹联的来源

(2010-01-04 16:13:24)
标签:

楹联

仄声

平仄

平声

桃符

杂谈

分类: 诗词天地
楹联的来源

对联,雅称楹联,以其悬于楹柱遂名。产于唐,源于偶句,是桃符蜕变而来。桃符源于古人在门的两侧绘雕二神,左神荼、右郁垒,桃木制材,辟邪镇宅。后增藻吉词,蔚成春联。

楹联具有格律性、典型性,是中国传统的格律文学。它的基本特征是词语对仗和声律协调。每一副楹联,都由上联、下联两部分构成。上下联要求字数对等、词性一致、结构对应、节律对拍、平仄对立、语意相关。从形式到内容要形成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关系。

作对时应注意上下联节律对拍、平仄对立。联文用词缀句需按节奏安排平仄交替;每联中第1、3、5字不要求平仄相对,但2、4、6字必须平仄相对;上下联对应节奏点位置的用字平仄要相反;上联收于仄声,下联收于平声。

什么是平仄声呢?在近古与近代通行的韵书中字分四声,平声不分阴阳统称为“平”;上声、去声、入声三种声调为“仄”。

现代汉语字音以阴平、阳平为“平”,上声、去声为“仄”。旧声分类与今声分类在同一联文中不得混用。

如:淡泊从来多雅士

丨丨———丨丨

清贫自古孕贤良

——丨丨丨——

上例中“—”为平声,“丨”为仄声。“淡泊”对“清贫”、“从来”对“自古”、 “多雅士”对“孕贤良”。 无论如何变化,每副楹联的上联尾字必须是仄声;下联尾字必须是平声。

凡不符合联律基本要求的作品则不称其为楹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