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狄仁杰与娄师德

(2009-12-08 00:23:35)
标签:

陛下

师德

文昌右相

百官

狄仁杰

杂谈

分类: 旧事窗

                                   狄仁杰与娄师德

 

    狄仁杰与娄师德同朝为相,共佐武则天,各自成就了一番事业。所不同的是:狄仁杰被冠以“大唐名相”、“千古人杰”的美誉,受到世世代代的称颂;而娄师德与狄仁杰相比则显得有些平庸,以至于我们今天的很多人都不知其姓名,其发明的成语“唾面自干”也常常作为一个贬义词受到讥讽。

  众所周知,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颇有作为的也是唯一的女皇帝,杰出的政治家,在她当政时期,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拓土开疆,国势蒸蒸日上。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她善于选人用人,能者上,庸者汰。她重用狄仁杰当然没错,可为什么会任用娄师德为相呢?

  作为一个政权支柱的这两位重要大臣,究竟为何许人?

  先说狄仁杰。史载:狄仁杰(630—700年),字怀英,今山西太原市人。仁杰年少时,即迥异于常人。由于他的学业出类拔萃,通过举明经步入致仕的第一站,任汴州参军一职。不想,他的正派和优秀,为奸吏所不容,遂向上级诬告他。此事引来重臣闫立本来调查讯问。闫立本不仅是个卓有成就的大画家,还是一个好官,他查明根由之后称赞狄仁杰道:“仲尼称‘观过知仁’,君可谓沧海遗珠矣!”

  676年,狄仁杰迁任大理寺丞,专司审案。他刚正廉明,执法不阿,兢兢业业,一年中判决了大量的积压案件,牵涉人命17000多,一时名声大振。为了维护封建法律制度,狄仁杰甚至敢于犯颜直谏。这年九月,左威卫大将军权善才、右监门中郎将范怀义二人误砍了太宗昭陵园内的柏树,高宗皇帝大怒,下令将他们处死。仁杰上奏道:“二人论罪应除去名籍,而不应处死。”高宗丝毫不容分辩地说:“我如果不杀死他们就是不孝子啊!”狄仁杰据理力争,高宗皇帝令人轰他出去。仁杰仍然没有屈服,而是十分动情地说:“现在因为误伐一棵柏树而杀掉二位将军,将令国法失信于天下,从此,人们将何所适从?同时,后代又会怎么看待陛下呢?我之所以不敢奉行诏命,是恐陛下成为无道之君呢!”高宗闻言顿觉有理,遂收回成命,改处流刑。

  不久,狄仁杰被唐高宗任命为侍御史,负责审讯案件,纠劾百官。任职期间,狄仁杰恪守职责,对一些巧媚逢迎,恃宠怙权的权要进行了弹劾。他发现一个叫王本立的左司郎中,恃恩专权,多有劣迹,朝廷百官都惧怕他。狄仁杰毫不留情地揭露其奸恶之行,请求交付法司审理,当唐高宗袒护王本立时更是以身护法:“陛下为何要爱惜罪人,而损害国家的大法。陛下如果一定要赦免王本立,就请把我流放到荒无人烟的不毛之地,以此来告诫那些忠贞之臣吧!”王本立最终被治罪。朝廷自此上下肃然。

  后来,仁杰卸任大理丞之职,放任地方官,出任宁州刺史。宁州地处陇右之西,为汉戎杂居之地。仁杰到任后,体察民情,安抚戎落,内外相安,甚得当地吏民欢心,郡人纷纷赞颂他的德政,并刻碑铭记。

  武则天常称仁杰为“国老”,“仁杰廷争,太后每屈意从之”。仁杰也曾多次以年老告退,则天从不允许。仁杰每入见,则天“常止其拜”,并说:“每见公拜,朕也身痛。”这年秋九月,狄仁杰病故,享年71岁。武氏则天悲恸异常,失声叹道:“朝堂空矣!”“天夺吾国老何太早矣!”遂赠仁杰为文昌右相,并宣布废朝三日,以示哀悼。

  狄仁杰,青年入仕,耄耋而逝,效命唐室数十载。他竭心尽命,鞠躬尽瘁;他勤于吏职,政绩卓著;他刚正不阿,敢于抗颜直陈己见,对武则天弊政多所匡正,受到世人的拥戴;他有胆有识,不向邪恶势力屈从,昭彰后世;他具有远见卓识,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佐助武氏则天立下不朽功勋。他的诸多传奇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

  狄仁杰的建树和作为无愧于千百年来的称颂和赞誉。可是,他之所以能有这样的辉煌表现,却不能不提另一个重要的人物,那就是娄师德,因为他是真正的伯乐,一个有着宽广胸怀和伟大德行的伯乐。

  《新唐书·娄师德传》载:狄仁杰当宰相之前,娄师德曾在武则天面前竭力推荐他,但狄仁杰对此事却一无所知。他认为娄师德不过是个普通武将,很瞧不起他,一再排挤他到外地。武则天察觉此事后,便问狄仁杰:“师德贤乎?”狄仁杰说:“为将谨守,贤则不知也。”武则天又问:“知人乎?”狄仁杰说:“臣尝同僚,未闻其知人也。”武则天笑着说:“朕用卿,师德荐也,诚知人矣。”于是令侍从取来文件箱,拿出十几篇娄师德的奏折给狄仁杰看。这些都是娄力荐朝廷重用他的。其一疏曰:

  臣闻尧登社稷,庆会明良;舜用阜陶,四方风动。殷周虽有高宗昌发之君,犹赖传说吕望之阻。窃见太原狄仁杰,出自并州,英姿挺特,行包九德,才兼四科,观变历微,占天知地。阐弘道奥,同史苏、京房之伦;德量谋猷,有伊吕、管晏之任。诚大唐之柱石、社稷之元龟,宜加拔擢,使登台司,上顺三辰,下叙五品,以致休征之应。

  狄仁杰读了之后,十分惭愧,惊惧得汗透衣衫,连连认错,武则天没有指责他。狄仁杰出宫后感叹说:“娄公的德行真是像高山一样盛大啊!一直以来娄大人百般包容忍让我,我不仅不领情,还总是自以为是。娄公却从来没有半点骄矜的表现,我比娄公差远了。”于是青衣小帽,至娄府一躬到地,当面赔礼道歉。师德曰:“吾见公刚直,所言不偏,能为国安民,吾故荐公,必能匡复唐室,实为公忘私也。”仁杰曰:“非太后所言,臣何知之。”师德备酒款待而别,自此之后,二人相善如初。

  仅此一端,便知娄的胸怀和德品了。其实,娄师德的优秀非止一端。

  娄师德(630—699年),字宗仁,郑州原武(今河南原武西)人,唐朝大臣、名将。

  娄师德自幼才思敏捷,弱冠便以进士及第授江都(今江苏扬州)县尉。娄师德为人宽厚,深沉量大,极能容人。娄师德不徇私情,严守法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家乡的知了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