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庸之道  享受人生

(2009-11-26 22:49:04)
标签:

杂谈

分类: 散文随笔
 中庸之道  享受人生

 

    儒家把中庸之道作为人生行为的基本准则。

    何谓“中庸”?宋代大儒朱熹说:“中着,无过不及之名也;庸,平常也。”另一大儒程颢说:“不偏之为中,不易之为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突出强调的是一个恰当的“度”。符合这个“度”,也就实现了个人欲望的适度满足和社会规范约束之间的和谐,达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悖”。

    人到老年,要不要享受中庸生活?回答是肯定的。林语堂认为,生活的最高典型应属子思所倡导的中庸生活。他推崇清代学者李密庵的一首《半半歌》,把这种生活理想很美妙地表达出来:

 

    看破浮生过半,半之受用无边。半中岁月尽悠闲,半里乾坤宽展。半郭半乡村舍,半山半水田园。半耕半读半经廛,半士半民姻眷,半雅半粗器具,半华半实庭轩,衾裳半素半轻鲜,肴馔半丰半俭。童仆半能半拙,妻儿半朴半贤。心情半佛半神仙,姓字半藏半显。一半还之天地,让将一半人间。半思后代与沧田,半想阎罗怎见?酒饮半酣正好,花开半吐偏妍。帆张半扇免翻颠,马放半缰稳健。半少却饶滋味,半多反厌纠缠。百年苦乐半相参,会占便宜只半。

 

    这里讲的“半”字,我理解就是体现了中庸思想。“中”,就是不能太过,但又不能不及,要恰到好处。过犹不及是中庸之道最好的注脚和最重要的原则,过和不及,都达不到中庸的要求。庸就是平庸,过平常生活,保持平常心。

    从精神生活上说,有人说一定要活得明白,也有人欣赏郑板桥的难得糊涂。人是有思想的动物,作为万物之灵,尽管比任何动物都聪明,但是真的能明白一切吗?且不说大自然的奥秘远远没有揭示,变化不居的社会能预测吗?金融风暴来临之前能预见吗?“世界太奇妙,长寿才知道。”其实,多活几年也无非多知道几年的事情,自己的身后事仍然不知道。按照中庸的要求,一半明白一半糊涂如何?

    从物质生活上说,温饱有余则足矣!先说吃:不要太讲究,像《半半歌》中说的半丰半俭,半粗半精,家常便饭;不要太饱,饭留七分口。酒如有兴趣不妨喝点,但要限制,略有醉意最好。有道是“人生何时最有趣?花未全开月未圆”。再说穿:也不要太讲究,像《半半歌》中说的,“半素半轻鲜”,普通的便服,也有点高质量的,高兴时露一手。说到住:也不要什么豪华,尽管享受不到“半郭半乡村舍,半山半水田园”的美景,可是在城市里有供暖供气、不大不小的单元房,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总而言之,中庸之道是人的行为准则,是享受人生的妙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