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猛将必发于卒伍”

(2009-11-12 07:28:34)
标签:

卒伍

猛将

基层

两种

纸上谈兵的赵括

中国

杂谈

分类: 散文随笔

              “猛将必发于卒伍”

 

  

  我们看到,公务员招考更重视基层经历,“村官”成为大学生就业的重要选项,基层干部被赋予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近年来,基层一线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无论是文治韬略,还是盖世武功,莫不来自基层磨砺和实践锻炼。对于有志者来说,基层向来是驰骋的天地和事业的源泉。

  范仲淹担任过亳州集庆军节度推官,王安石在扬州当过签书判官;“飞将军”李广原是弓箭手,名将关羽做过弓马手。如果没有深入广西大瑶山农村进行实地调查,就没有费孝通被称为“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的《江村经济》;如果不是一生坚持在最基层的工农中从事平民教育,晏阳初也不会被评为“现代世界最具革命性贡献的十大伟人”之一。

  相反,缺少了基层的锻炼,不经过实践的摔打,一个人尤其是一个领导干部,其见识就难免受到局限,甚至留下致命的缺陷。纸上谈兵的赵括兵败身死,也使得40万大军被秦国坑杀;贵族项羽败于平民刘邦,就在于后者更熟悉底层,了解农民。

  正因如此,无论古今中外,基层经验从来都受到特别的重视:唐代的张九龄就提出“不历州县,不拟台省”;以色列要求所有将军都必须有做过班长的履历。前不久十七届四中全会则提出,要建立来自基层一线党政领导干部培养选拔链,大力选拔经过艰苦复杂环境磨练、重大斗争考验、实践证明优秀、有培养前途的年轻干部。这的确是一个重要的战略思想。

  有学者曾把知识分为两种,一种是 “可交流的知识”,一种是“不可交流的知识”。前者可以在课堂上学到,后者则只可意会无法言传。基层的摸爬滚打,正是学习、运用和发展这两种知识的最佳路径。

  基层有最丰富的人情世事、最生动的教学案例、最真实的苦乐忧欢。今天的年轻人,尤其是当代大学生,选择到基层锻炼更有非同寻常的意义。植根基层、了解社会现实,脚踏实地、读懂中国国情,补上“起于州部,发于卒伍”这一必修课,先“扎下去”,再“冒出来”,人生会更精彩,事业会有更扎实的根基。

  广袤基层,大有作为。到基层去,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年轻人成长的需要。焦裕禄、孔繁森、王永利、王彦生们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到基层去,脚踏坚实大地,仰望辽阔星空,经历风雨彩虹,当代中国青年一定能找到施展才智、丰富自己的发展道路,创造出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的辉煌业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