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对我这个生长在太行山深处的人来说,是神秘的,是神圣的。一直以来,我常常做着关于天安门的梦,然后在书本中、电视中满足一下自己小小的渴望。直到2008年10月10日,天安门第一次厚重地、真实地踏在了我的心里。不管以后还有没有机会走过天安门,那次的短暂的相逢已令我终生难忘。
去年国庆假期,在北京打工的朋友约我过去看看。我难以抑制心中的激动,急切地坐上了当天晚上到北京的火车。第一次一个人远行,心中本应有种恐惧感、陌生感。但在当时我的那个夙愿压倒了其他一切,我只觉得我更是像是去会一个久违的朋友,去拜访一个慈祥的长者。在北上的列车上,我不停地告诉自己:我要去北京了,我要见到天安门了!
然而,事情并没有像我想象的那样顺利,到了北京后,由于各种原因,朋友并没有安排去天安门,碍于情面我压抑着自己的想法。临走的时候,我跟他说,我要到天安门看看。
公交车外,北京的街道是那样的宽敞整齐。抬头望望,天空也是湛蓝湛蓝的,除了在我的家乡太行山区,我很少见到这样的天空。更多的时候,我只是探着脑袋,专注地望着途经的一切。这是初见,也是告别,我想用心记录这一切。我期盼着天安门的出现,又害怕她的出现。
“到了,到了!”当我兴奋地叫起来的时候,并没有注意到自己已经成了车上的焦点。下车后,朋友对我说:你那样大呼小叫的干什么,别人都看着你呢!那时我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朋友好心地对我说我刚才的那种做法会被人看做没见识。有了见识就能活得快乐吗?我心里暗暗地想。我的叫喊声中蕴含的东西,恐怕只有端坐在那里的天安门能够体会得到。
当天安门清晰地进入我的视野后,我感到心中的某根弦被拨动了,一种惬意,一种感动。我听见泪水安慰我的心的声音:终于见到了!朋友不解地问有什么大不了的,干吗还流泪?我冲他笑了笑说:“你不懂!”刚上学时,语文课本上的那些图、那些话都从我的脑子里跳了出来:“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我爱北京天安门!”二十年!有谁用心期待过二十年,或许会懂。
我以这个城市难以容下的速度,缓缓地在天安门广场上挪动着脚步,生怕她会溜走似的。第一次看到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的高度,第一次体会到人民大会堂的气势。把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铭文一个字一个字在心中读完之后,朋友提醒我别耽误了回去的火车。这一次,我狠狠地说“晚就晚了吧!我要在这里看看!”书本上的画面一个个浮现出来了,它们想要跳出了,想让我看看眼前所见与心中的印象是否契合。我想和天安门城楼合个影,虽然很贵,但我心里感觉值得。
通过地下通道,我们就到了天安门城楼的领地,来来往往的人们给我透露了一个信息:这里何止是我一个人的圣地?何止是我一个人的梦想?天安门,你承载了多少儿女的期盼与愿望?跨过金水桥的时候,我特别想慢慢地通过,或者站在那里细细地体味一番。可是,我又知道,那不是我一个人的梦。旁边卫士静静地守候着,他们防护着大家的梦在那里发生纠葛。通过天安门的时候,我虔诚地摸了一下,想要触摸一种历史。站在天安门城楼上,一定会是一种别样的景象,可惜那天我没有机会上去。
公交车向北京西站滚滚而去的时候,我使劲地望着车窗后方的那片土地。怨恨车子走得太快。我只得坐正身子,悄悄地闭上了眼。不知何时,一座座现代化的建筑重又开启了我的眼帘,我静静地看着,静静地想着。
(徐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