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绿色鄂尔多斯

(2009-10-13 19:54:13)
标签:

语族

焰火

一份

荞麦

晚会场面

鄂尔多斯

杂谈

分类: 东西南北

            绿色鄂尔多斯

 

  当汽车越过黄河南岸细长赤裸的库布齐沙漠后,便进入了鄂尔多斯高原。九月的阳光依然强烈,炙烤得高原起伏的丘陵一片枯黄。这里那里的散落着一些柳树和杨树,树冠已染秋黄,没精打采地兀立于高原。在一些沟壑边缘,看得出一些被顽强开垦的耕地,长着稀疏的荞麦已经成熟。一些裹着头巾的农妇跪在地里正在拔着荞麦。大概这就是收割。我从车窗默默望着这一切,心里不免一阵阵酸楚。“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首乐府民歌在我心底低徊。然而眼前满目苍凉,“风吹草低”的风景不再。在我的心中牢牢记住了这一幕,也从此多了一份对这一方神圣土地的牵挂。

  1989年10月,我随中国作家代表团来到保加利亚,在中部城市普罗夫迪夫遇到一位曾经在50年代到过中国的历史学家,在与他聊起普罗夫迪夫街头的酸奶店时,他意味深长地告诉我,他们的先祖不里耳人就来自中国的鄂尔多斯高原。他说,在他的有生之年,还想再去一次中国,到鄂尔多斯高原亲自考察一下。在遥远的异国他乡,我对鄂尔多斯高原增添了一份别样的感情。鄂尔多斯是蒙古语“宫殿众多的地方”之意。在一千多年前撰成的马赫默德·喀什噶里的《突厥语大辞典》中,就收有“鄂尔多”词条。蒙古语族和突厥语族、通古斯语族同属阿勒泰语系,相互之间发生语言影响,借助词根,就像天空中交织的云彩,大地上流动的空气,吹拂的风,是常见的。

  今年,我们又一次来到鄂尔多斯高原。在我的眼前展现的却是面貌全新的绿色鄂尔多斯。

  飞机还在空中飞行,从舷窗望去,地面是一片绿色,我记忆中的褐色裸露的土地已不复存在。我感到惊奇,莫非是今年高原的雨量充沛,这里的植被怎么会这样的好。这些年来,鄂尔多斯唱响了绿色主题,保护环境,保护绿色,成了人们的自觉行为。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退牧还草,一系列的措施得当,绿色逐步覆盖了昔日褐色土地的裸表。于是呈现出让人称奇的绿色世界来。

  晚上,就在成陵景区的露天演出剧场,进行“第三届鄂尔多斯草原文化节暨首届《中国作家》鄂尔多斯纪实文学节”开幕式晚会现场直播。晚会的主题依然是绿色。在已经有了凉意的高原之夜,晚会场面却火热异常。舞台上为了绿色而纵歌,为了绿色而劲舞。那夜空中升起的一簇簇、一团团的焰火,绚烂夺目,让人忘却这里是鄂尔多斯高原。当人们普遍富裕起来以后,能否培育出和具有文化自信力,这才会成为区域与区域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真正差距。我看到在举目凝望着满天灿烂焰火欢呼的鄂尔多斯人的目光中,闪烁着焰火般灿烂的一种释然和自信。也由此,被秋的凉意吹拂的鄂尔多斯绿色高原之夜,依然令人心头暖意融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