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2009-10-01 13:56:29)
标签:

水位

降雨量

新高

干渠

李小泉

月牙泉

杂谈

分类: 东西南北

              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http://news.xinhuanet.com/photo/2006-10/27/xin_0621003272039437782994.jpg
                                                                               鸣沙山

     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是敦煌城南一脉相连的“二绝”,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人民向往的旅游胜地。

 

       鸣沙山,古称“沙角山”、“神沙山”。它位于敦煌城南约5公里处,东起莫高窟崖顶,西接党河水库,整个山体由细米粒状黄沙积聚而成,狂风起时,沙山会发出巨大的响声,轻风吹拂时,又似管弦丝竹,因而得名为鸣沙山。山由流沙积聚而成,东西长约40公里,南北宽约20公里,最高海拔1715米。其山沙垄相衔,峰如刀刃,远看连绵起伏如虬龙蜿蜒,又似大海中的波涛涌来荡去,甚为壮观。沙粉红、黄、绿、白、黑五色,晶莹闪光不沾一尘。如遇摩擦振动,便会殷殷发声,轻若丝竹,重如雷鸣。故称为敦煌“八景”之一。

 

    月牙泉处于鸣沙山环抱之中,因其形酷似一弯新月而得名。古称“沙井”,又名“药泉”,一度讹传“渥洼池”,清代正名“月牙泉”。长约150米,宽约50米,面积0.88公顷,平均水深3米左右。月牙泉的源头是党河,依靠河水的不断充盈,水质甘冽,清澈如镜。千百年来沙山环泉而不被掩埋,地处干旱沙漠而泉水不浊不涸,实数罕见,令人称奇。泉内星草含芒、铁鱼鼓浪,山色水光相映成趣,风光十分优美。 

 

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水位下降备受关注

  雨季即将过去,但截至8月底甘肃敦煌的降雨量只有9毫米,而常年平均降雨量为42毫米。这使近年来水位持续下降的敦煌著名景点月牙泉面临很大考验。然而,由于应急治理得当,今年月牙泉的水位不但没有下降,反而略有回升。

  两年前开始实施的鸣沙山月牙泉应急治理工程已取得初步成效,泉水平均深度目前为1.15米左右,是近10年来的最高水位。

  位于敦煌城南5公里处的鸣沙山、月牙泉是戈壁大漠的两大自然奇观,以独特的山泉共处、沙水共生的自然景观闻名于世。月牙泉素有“中国沙漠第一泉”的美誉,因其形酷似一弯新月而得名,宛如沙海中一颗晶莹闪光的翡翠,镶嵌在沙山深谷中。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月牙泉水域面积为22亩,平均水深8米左右。由于地下水位下降等原因,2007年月牙泉水域面积仅为7.8亩,平均水深1.1米左右。

  月牙泉水位下降问题备受世人关注,当地政府十几年前就把月牙泉应急补水治理工程提上议事日程。

  通过党河干渠引水

  气象专家李小泉介绍,除了月牙泉周边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之外,月牙泉水位下降与西北地区干旱化的趋势也有较大关联。敦煌地区在气候上是一个干旱地区,夏天温度高,白天温度高,降水量很少,蒸发量非常大。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降雨量呈现除个别年份外,大多数年份基本上年降雨量在30至35毫米,相较常年平均降雨量42毫米明显偏少。

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月牙泉的形成是由于它的地势比较低洼,西北部平原区地下水通过地下径流进入泉域后在地形较低的洼地溢出,才得以形成。如果降雨量减少,地表水就会减少、地下水位自然就会下降。”李小泉表示,如果月牙泉消失,将直接导致当地自然环境和旅游环境恶化。

  1997年,敦煌市委托原地矿部水勘院兰州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中心对月牙泉水位下降问题展开地质调查,提出了《甘肃敦煌月牙泉的成因及地质环境恶化综合治理报告》。2007年3月,敦煌市正式启动月牙泉应急补水治理工程,工程总投资3715万元,目的是在尽量保持月牙泉自然风景区原貌(地形地貌、泉湖区地质结构、泉湖水水位和矿化度等)的前提下,采用适当的回灌措施等隐蔽工程,在应急和治本过渡期内,保持和恢复月牙泉的水位。

  该项工程主要由供水工程、输水工程、水处理工程、渗水工程四大系统组成,通过党河干渠引水、输水,把处理后的水渗入月牙泉周边地下,局部抬高月牙泉周边地下水,继而通过自然渗漏补给到月牙泉。

  环保措施还需继续落实

  应急治理工程的实施,使月牙泉在去今两年先后多次出现“二泉相映”奇特景观,月牙泉“起死回生”。经有关单位观测,目前,月牙泉水位明显上升且基本保持稳定,平均水深维持在1.15米左右。

  有关专家说,月牙泉水位上升并不能说明敦煌生态环境已见好转,要想使月牙泉水位彻底回升并保持稳定,还需全社会继续落实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改善敦煌地区的整体环境。正在筹划实施的“引哈济党”工程有望从根本上改善敦煌生态、解决月牙泉水位下降的局面。

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观海放怀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