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台长城位于北京市密云县东北部的古北口镇境内,距北京120公里。它东起望京楼,西至后川口,全长5.4公里,敌楼35座,整段长城构思精巧,设计奇特,结构新颖,造型各异,堪称万里长城的精华。著名长城专家罗哲文教授赞誉道:中国长城是世界之最,而司马台长城又堪称中国长城之最。司马台长城198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属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段奇妙的长城历经四百多年的风雨洗礼,至今仍然较好的保存着明长城原貌,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历史信息。那苍老的颜色,斑斑点点的‘伤迹’,大量的文字砖群,技艺精湛的浮雕,完美的建筑工艺和长城磅礴飞舞的身躯,对人们欣赏、了解和认识长城增添了极大的乐趣。
司马台长城被鸳鸯湖分为东西两段。鸳鸯湖由流淌不息的常年在37℃的温泉和冰冷刺骨的冷泉汇集而成,致使湖水冷暖参半,每至严冬,湖内依然碧波荡漾,雾气升腾。
司马台东线长城建在刀削斧劈似的山脊上,仅在2.4公里间,从海拔295米骤然升至986米,长城犹如一条巨龙从湖水中腾空飞起,直指云端。登高远眺,视野豁然开朗,北国风光,百态千姿,层峦叠翠,尽收眼底。蓝天白云,群鸽飞舞,泥土芬芳,沁人肺腑,村落里鸡鸣狗吠,炊烟缈缈,峥嵘气象,令人神清气爽。这一线,您可浏览具有神话色彩的望京楼、猫眼楼、仙女楼和堪称万里长城奇险的瘦驴脊、天梯、空中长城,欣赏变化多端的敌楼、障墙、单边墙等以及神奇的天泉、巨龟石和一眼望不到尽头的西线长城—那翻崇山、越峻岭、起伏盘旋、飞舞腾祥的壮丽奇观。
登上较为平缓的司马台西线长城,野趣横生,休闲漫步之余,感受一下原汁原味近乎完整的的垛墙、女儿墙、垛口、门窗、楼顶、擂石孔、射击孔、排水沟、排水嘴等等作工细腻、实用的建筑艺术品和像麒麟影壁、兽雕、花卉雕等精美装饰品,看后,无不令人赞叹。
造就出这一雄秀奇特无比的长城景观,应归功于这里特殊的燕山地形、重要的地理位置和戚继光等古代将士们的智慧创造。
司马台长城游记
|
以“惊、险、奇”著称于世的司马台长城,位于北京市密云县古北口镇境内,距北京120公里。司马台长城全长19公里,司马台长城始建于明洪武初年,又经蓟镇总兵戚继光和总督谭伦加固。这段长城被长城研究专家罗哲文教授誉称为:“长城是中国的建筑之最,而司马台长城是中国的长城之最。”因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人类优秀文化遗产”。其山势陡峭,地势险峻,工程浩繁,绵延19公里,敌楼多达135座。单说楼顶,就有平顶、穹窿顶、八角藻井顶等6种,墙体也有单边墙、双边墙、垛口障碍墙等7种。经过1987年开始复修,已对外开放。中外游客,竞相慕名而游。
在山下望司马台长城,只见它背倚蓝天,横亘东西,野云悠悠,极高极险。其山势犹如人的手指并拢,呈双向阶梯状。若从西面登上长城,侧向看去,唯有一峰在上,仿佛只要奋力爬上,便可居高临下。但一旦登上第一个峰顶的敌楼,转身东望,却又有一峰逼面。当登上第二个山头的敌楼,仰头东望,还有更高一峰在上;而低头下望,只见第一个山头上的敌楼全被掩住,真个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登上第四个敌楼,眼下开阔起来,远处的村庄冒着温馨的炊烟,显得恬静、悠然。山那边青黄相间的草木一起一伏,几处羊群涌动,平添几许诗情画意,使人联想起“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诗句。登上第六个敌楼,楼分上下两层:上层是瞭望台;下层是成边将士住房,三面有窗,北边是射箭孔。整个楼用大方石块砌成,显得墩实、坚固,气度不凡。
长城的最高处为“仙女楼”,需登“天梯”而上。天梯高达100米,坡度85度,几近垂直,无胆量的绝难征服。仰头上望,那砖石砌就的台阶仅可容脚,两侧悬崖陡壁,中间这一道台阶细如线,薄如刃,陡如立,不由人望梯兴叹,倒吸一口凉气。爬上仙女楼,景色果然更加壮美秀丽,俯首看脚下的悬崖,刀削斧劈一般,几缕雾岚挂在绝壁处,更显得陡峭惊险。
西北边金山岭长城与司马台长城浑然一体,活象一条即将腾飞的苍龙。长城上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敌楼,恰到好处地建立在各个制高点上,威风凛然,冷峻挺拔。整段长城,完美和谐,气势磅礴,处处显示出她的巧妙、奇特、雄伟和壮丽。再看看连绵不断的燕山山脉奔涌而起,叠起无数的奇幻;看看辽阔的华北平原无边无际,一直铺向目不所及的天边,在这博大奇异的景色中,令人不由浮想联翩。
司马台长城历经战火硝烟,在它身上记录着中华民族可歌可泣,不畏强暴的民族精神.今天,这里又是爱国主义教育的课堂,是十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望京楼,海拔986米,距停车场3750米。它耸立在老虎山顶峰,是司马台和古北口一线长城的最高点。远望,就像一把锥子,直插蓝天。据当地人讲,从前站在这座楼上依稀可见北京城的轮廓,夜晚还可以看到北京城的万家灯火,故此得名。但遗憾的是现在的望京楼名不副实了,由于空气遭受污染,在北京城上空经常笼罩着一层薄雾,望京楼‘望京’难喽。
件登上望京不过,如果有条楼,感触依然了得。举目四望,群山茫茫远去,雄关沿壁立的山脊迤逦,高风瑟瑟,白云漂移,小鸟脆歌,松鼠窜越,令人陶醉不已。周围是那么的空旷、宁静,让人有一种说不出的舒爽。
但是,登望京楼绝非易事。一位体验者作诗云:
天梯高耸入云端,天桥悬挂云海间。
婷婷玉立仙女楼,登临望京难上难。
现在的望京楼已经是座危楼,并且经过两次整修加固。为了您和文物的安全,希望不要试足涉险。即便远观也足以赏得它的壮美和威严。
望京楼的地基是用数层条石垒砌,每块条石都有一二千斤重。游人徒手爬望京楼都得小心翼翼,可这一块块条石是如何运到山顶上来的呢?传说,在修筑望京楼时,将士们修城的决心和付出的无比艰辛感动了玉帝,于是玉帝特派二郎神前来协助修建这座敌楼。夜晚,二郎神正趁将士们睡觉往山顶上赶石头,一个士兵出来撒尿正看见了二郎神,不由得惊叫了起来,二郎神怕吓到更多的人,一纵身,腾空而去。山下的几十块石条也就没有被赶上山顶。至今,这些条石还堆砌在望京楼东面的山坳里。少了这些条石,使得修筑望京楼地基的时候,士兵们不得不拣些块石来顶替。传说归传说,后人觉得这些根本非人力所能及的时候,便编著了许许多多的小神话、小故事。其实,无论多么艰险的工程,都没离开先人们的双手。他们采用绞盘、滚杠、撬棍、脚手架等等工具运送石料,其中的艰难可想而知。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