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想干事,敢担当

(2009-09-03 22:45:51)
标签:

干部

精神状态

能干事

会干事

硬伤

杂谈

分类: 散文随笔

                         想干事,敢担当

 

  推动经济发展,干部要有一个好的精神状态。

  干部,要干事、干练、干净;要有担当主人的责任、赶超的责任、攻坚的责任、落实的责任和稳定的责任。

  既要敢作敢为,又要廉洁自律,始终怀有一颗对人民、对组织的敬畏和感恩之心。

  担当精神,是一种作风,一种力量,一种能力。

  新一轮发展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环境的竞争,要营造一种有利于干事创业的环境。

  听了这些论述,既让人感慨,也让人感动。这里有激励、有鞭策;有告诫、有要求;有严、有宽。

  城市的工业发展,正在经历从重变轻、从有到好的转变。“主人式的责任、管家式的能力、保姆式的服务”。

  无庸讳言,现在确实有一些干部只拿钱、不干事,工作起来马马虎虎,敷衍塞责,遇事“踢皮球”、“打排球”,对自己应该决策拍板的事,无论大小都向上级领导汇报请示,看似尊重领导,实际是怕担当责任。“不想干成的事,你就多请示。”早有“智者”这么总结过。这样的干部,没有大错,没有硬伤,一般情况下,组织上还不能拿他们怎么样。这是让人感慨的原因之一。

  干事难免会出一些错,当然应该力求不出错。但在其位,不谋其政,百分之百地错。干部干事是硬道理,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干好事,是对各级干部的基本要求。

  “干事”是干部的天职,“担当”是干部的使命。本来是理所当然的事,现在却在一些地方和单位成了问题,这不能不引起深思和忧虑。一个地方的投资环境,相当程度上,是那个地方各级领导干部精神状态的总和。与其让利,不如营造一个好的服务环境。

  还有一种情况值得注意:错了是干部个人的事,成了是领导的功劳。这样,就没有人想干事了。像荆门那样,对真正想干事的人,组织上也要敢于为他们担当,只有这样,才会有越来越多的想干事的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