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元上都遗址

(2009-07-19 01:12:21)
标签:

元上都遗址

外城

忽必烈

大安

杂谈

分类: 东西南北

                 元上都遗址

 

   一场大雪给辽阔的金莲川草原披上了银装。牧民们正在风雪交加的清晨赶往元上都遗址,参加祭祀苏鲁锭活动——苏鲁锭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作战兵器和权杖,有黑白之分,黑色象征战争,白色代表和平。而今,矗立在元上都遗址入口处“忽必烈大典雕塑群”前的三个白色苏鲁锭,意味着和平、和谐、和睦。

   公元1256年,忽必烈命堪称蒙元时期诸葛亮的刘秉忠在漠南草原——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上都镇东20公里处——选址造城,赐名开平府,以期开辟一个太平盛世;四年后,忽必烈在此登基继承汗位,改开平为上都,因其“六月似秋时”而成为元朝的夏宫,与大都形成“两都制”;元朝末年,上都被农民起义军和清兵数度焚毁,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元上都分宫城、皇城和外城,城郭三重相套,按照“匠人建国,辨方正位”的设计思想,融蒙汉文化于一体。外城和皇城轮廓取正方形,四方四正,沿御道首先来到皇城南门——明德门,该大门名取《礼记》“在明明德”之意,表示如日中天,天下大明。与之相对的皇城北门——复仁门,来自《易传》“休复之吉,以下仁也”,意为美好、吉祥、仁政。

  皇城的东南角建有孔庙,表明早就“思大有为于天下”的忽必烈推崇儒学,重视文治;城内还有道观、佛寺、清真寺、基督教堂,各大宗教兼容并蓄,平等相处,可谓一座宗教城市。城内建造了回回司天台、阿拉伯式天文仪器,不但有著名科学家郭守敬等在此观测天文、编定《授时历》,而且还聘请有当时世界一流的波斯天文学家;中医、蒙医、藏医、回回医术在此平等交流,共同提高,无疑是一座中西科学文化交流的城市。

  接着穿过御天门来到宫城,内有一南一北两个主建筑――大安阁和穆清阁。“大安御阁势岧亭,华阙中天壮上京。”元朝有六位皇帝在此登基、临朝、议政,皇帝还在这里与诸王大臣聚会、接见外国使者。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此觐见过忽必烈,南宋幼主就是在这里向忽必烈递交降诏……大安阁是元朝强盛与开放的象征。

  出皇城北门来到外城,北苑是皇家豢养珍禽异兽和培植奇花异草的地方——皇家苑囿,忽必烈特意在此移种“思俭草”,以告诫子孙们勿忘草原淳朴的生活;外城有20米宽的护城河环绕,城内城外湖泊、河流、湿地、草滩、空地合理相间,俨然一座生态城市。

  “仙葩生朔漠,当暑发奇英。”时隔半年,我再次来到上都遗址,恰逢金莲花盛开的季节,“色映金沙丽,香芬玉井清”。眼前璀璨绚丽的金莲花海替代了大雪纷飞的银色世界。是的,元上都遗址是金色还是银色,取决于人们参观的季节与时机。今人对历史的观察,不能被瞬间的“银色世界”所造成的错觉所迷惑。

  事实上,卓越军事家皆具有人性善良的一面,忽必烈当不例外。为了做好攻灭南宋的准备,忽必烈率大军穿越雪山草地远征云南,儒士姚枢向其讲述宋朝大将曹彬奉命攻取南唐、太祖敕令切勿嗜杀之事,忽必烈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对姚枢说:“汝昨夕言曹彬不杀者,吾能为之!吾能为之!”在攻打大理城时,忽必烈在军旗上书写止杀令,全城人的性命得以保全。

  在古今中外历史上,有勇无谋者几乎不可能成就一代伟业。忽必烈能够统一中国,称雄天下,除勇猛的武攻外,亦有聪慧的文治。换言之,蒙古人战争之外的荣耀就是从忽必烈及其元上都开始的。“武功迭兴,文治多缺”是忽必烈反思成吉思汗以来50年的历史后得出的结论。“世祖度量弘广,知人善任使,信用儒术……”如果没有忽必烈命刘秉忠选址造城,就不会有当时的元上都;其遗址也不会成为“一座拥抱着巨大文明的废墟”。再以奠基蒙元帝国兴盛的“金莲川幕府”为例,忽必烈听从刘秉忠的建议成立的这一皇家智囊团,广揽天下英才贤士,特别是吸收了一批汉族精英,采纳其汉地实行“汉法”的统治方略,使元朝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外交得到大发展,上都也因此成为13世纪中叶至14世纪中叶“世界的中心”。

  今日元上都遗址祭祀苏鲁锭仪式已成为一个民俗,它表达着蒙古族人民企盼和谐、共享和睦的真诚愿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