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乐游戏《汽车上》一课三研历程回顾及反思(未完整)
(2016-01-05 09:53:34)大班音乐游戏《汽车上》一课三研历程回顾及反思
根据幼儿园教研室的安排,12月份大班组,12月份大班组重点工作是围绕音乐游戏,开展一课三研,并进行公开展示活动。活动历时半个月,从对“音乐游戏”的研讨,到选课、撰写教学方案、修改方案、三次试教、公开展示,一次次的研讨和学习,凝聚了我们大班组所有老师的智慧。现将本次活动作回顾与总结。
1.对音乐游戏的理解
音乐游戏是幼儿园规则游戏的一种。年级组开展讨论时,我们一线老师对“音乐游戏”的简单理解就是“趣味性的”、“动起来的”、“有规则的”。
归纳提升:在音乐游戏中音乐是载体,幼儿是借助音乐来开展边听、边唱的好玩的游戏活动的;规则是主线,贯穿整个活动,活动中幼儿遵守一定的游戏规则,确保活动的进行;游戏是灵魂,快乐是目标,自主是理念。
2.对教材的分析
《汽车上》这首歌曲旋律欢快、跳跃,有动感。总共有7段,歌词朗朗上口,有人物设置,有情境性。大班幼儿易理解,也易学唱。所以我们把开展音乐游戏作为第二课时的内容。根据大班幼儿能自己组织游戏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我们把本次音乐游戏的目标定为:
①能根据基本游戏规则开展音乐游戏,感受音乐游戏的乐趣;
②在游戏中发现问题,尝试解决问题,完善游戏规则;
③初步感知遵守秩序的重要性。
3.对过程的解析
首先,根据歌词内容,创设了“汽车上”的游戏情境。
此情境来源于幼儿生活,符合大班幼儿的认知发展。所以和幼儿一起创设游戏情境是游戏的首要任务。在复习完歌曲之后,老师便提出了请全体幼儿搬起小椅子,变成四辆小汽车的任务。让大班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学习合作、协商来变成四辆小汽车。这是在游戏中尊重幼儿意愿,让他们自主开展游戏理念的第一次体现。变四辆汽车,就是幼儿在游戏。在这个环节中,幼儿呈现了很多问题,但我们的老师也引导幼儿解决了很多的问题。如:
出现的问题 |
教师的引导 |
变成5、6辆,甚至更多的汽车了; |
我只需要四辆汽车,太多了,怎么办呢? |
幼儿都争着想坐第一个的位置,都想当小司机; |
大家都想当小司机,怎么办?你有什么好办法?(自然引出下面一个环节) |
汽车之间排得太紧密(不方便后面的游戏环节); |
汽车之间挨得太紧了,开动起来,要出安全事故的,怎么办? |
有汽车跑到后面去了,且方向与其他车辆不一致; |
我们的汽车是要往前开的,你们这个方向对吗? |
…… |
…… |
问题出现时,老师的引导语是“那怎么办呢?”“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启发式的引导语引发幼儿再度思考,体现了幼儿游戏的主角地位,并在游戏中能遵循幼儿的意愿,一一解决了相关问题。
其次是基本游戏环节,帮助幼儿理解游戏规则,分三步走:
第一步,教师示范——初步印象
让幼儿在观察地基础上对规则有初步印象。
这种感悟与理解是初步的、粗浅的。所以第一次游戏时,孩子们都乱了套,有的坐错了位置,自己却浑然不知;有的想坐,却发现位置被占了,急的不知怎么办;有的两个小朋友争抢一个位置,有的位置却无人问津……幼儿的这些表现都符合我们的预设。三次试教,每次第一遍游戏时总是混乱不堪的。幼儿的混乱也恰恰为我们的教育提供了契机。老师适时追问:你们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会坐错位置呢?引发幼儿对游戏规则的再度关注与思考。
于是有了第二步,动态演示——再次理解
动态演示的主角是幼儿,请个别幼儿上台利用活动磁铁边演示边讲解,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提炼、总结,和幼儿再次学习、回顾游戏的玩法。
第三步,现场演示——深入理解
第三步是一个备用环节。两边游戏下来,干净幼儿对规则的掌握还不是特别好,于是采用请一辆汽车的小朋友来现场演示的方法。经过这一回的讲解,幼儿对规则到是真正理解了,但时间也浪费了很多。
接着是幼儿游戏时间,引导幼儿再次发现问题,并动脑筋去解决。在讨论后,大家商讨出一个好办法,“往前和往后走不同的方向”来解决游戏中的碰撞问题。
最后幼儿按照自己想出的对策来开展游戏,并邀请客人老师加入。
课后的几点想法:
1.理解,正确看待幼儿的失败
幼儿是在不断失败中获取经验,从而获得成功的。在游戏的后半部分特别明显。游戏中要遵守“往前和往后走不同的方向”这个游戏规则对于有的幼儿来说,理解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第一次尝试时,我们发现完全能按照规则来游戏的孩子并不多,有的孩子一会儿能遵守,一会儿又忘了。但游戏中幼儿能观察,看看同伴的游戏方式;会思考,想想我这样做对吗?这是幼儿自我的一种学习方式,他们在游戏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调整。游戏多玩几次,能理解并遵守这个游戏规则的幼儿也就越来越多了。
2.磨课,在发现问题中前行
3.展示,集体智慧的呈现
2015年12月17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