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素面品南京
标签:
鸡鸣寺素面鸡鸣寺南京 |
分类: 访古寻幽 |
说南京市民都喜欢鸡鸣寺的素面,许多人甚至隔三差五就去一次。叫一壶茶,加碟素烧鹅,再来一碗素面。看玄武湖,吹小凉风,应该很惬意。
这其中的关键,说是这素面,无论汤、面,还是提味的麻油都应是上品。面要不烂不僵不硬, 汤则称是用香菇金针笋干红枣素材熬制而成,鲜的了得。麻油绝对要恰倒好处,香味不能过于浓重。
脑子里带着这般赞辞,我也来到鸡鸣寺。叫一客素面,吉曰平安。坐下还待看遍窗外景致,须谀之间,平安面至。凝神细观,瓷白小盏,金丝盘旋,香气不袭,色彩不艳。暗橙色的是胡萝卜,淡青色为白菜花,银杏果更是粉白娇嫩。啖之,的确有些咬头,但南方面条特别的碱味冲掉了果蔬的清淡。汤不算太宽,也还称得上清新悠长。入口则有些许果仁的天然香味,鲜软俘舌,清扬上升。
这样一碗面,如果在小食店里,可能不会给我太深的影响,而在此鸡鸣寺中,倒也隐约吃出不一样的感觉,更品出些南京的味道。
想当年,梁武帝在此建寺时,这里曾是“南朝四百八十寺”的首刹。而北侧玄武湖畔蜿蜒的台城,记录了曾经贵为六朝都城的风烟。唐代诗人韦庄写得非常到位:“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这绝对是表现南京最诗意,也最伤感的文字了。
今天的鸡鸣寺,北有玄武湖,东为九华山,南侧茂林如一道画屏,切断了新街口的楼群摩天。置身寺中,清香烟雾,似乎能把人带回了烟雨中的南朝。而更多的南京人来此,也许不只为悟道,更为求一份极目远眺的清静。
于是这碗面,吃得就更是意境了。拣一个见山见水的位子,倚窗而坐,凭栏远眺。湖面若镜,微有氤氲,远不可见。恰留清美湖景,摒绝凡尘喧闹。纵使素面给人金玉败絮之感,坐在窗边照样是美不自禁。
我想,南京可能是中国最有伤感情愫的古都了,鸡鸣寺则是这里怀旧消磨的上好场所。一茶一面,临窗而坐,面的味道已经不重要了。透过杯中袅袅上升的水气,玄武湖,紫金山已经朦胧了。而回到眼前,古城墙的苍凉和玄武湖的空远,最是临窗人想要的意境。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