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矶闲话

标签:
燕子矶南京杂记 |
分类: 访古寻幽 |
今天在南京。晚上没有安排,计划在燕子矶和鸡鸣寺中选一个去转转。下午5点多了,出酒店看着太阳依旧灿烂,想着燕矶夕照的美妙,有了主意。
燕子矶突兀江面,三面悬绝,远眺似石燕掠江,因此得名。这里总扼长江,地势险要,矶下惊涛拍石,汹涌澎湃,被世人称为万里长江第一矶。同时,燕子矶地处长江边两个小山之间的山沟里,阴气重,也是旧时失意人跳崖自杀的地方。
登上赤色砾石的燕子矶顶,倚着低矮的栏杆眺望。随处可见的“严禁翻越,后果自负”,确实是个很险的地方。倚在栏杆上,满眼的江水,很浑浊,被卷到燕子矶镂空的矶台下,形成旋涡。江面上,军绿漆的运沙船与乳白的客船在发黄的江水上划开长长的余波。对岸,种植芦蒿的八卦洲与它身后的大烟囱仿佛两张重叠的底片。云雾中,横跨江南江北的电线上悬挂着断线的风筝随风飘荡。
山上有块酒樽石,因形似酒杯得名。传说当年李白官场失意,来到燕子矶,见此石,顿时豪气大发,要以此石为杯,长江为酒。当年李白感慨的矶石上,今天仰卧着一对情侣,夕阳晒在他们的身上,一定暖暖的。东眺而去,看到了江雾中的南京长江二桥,这是座让南京人骄傲的现代化大桥。
燕子矶的名人里还有朱元璋。当年微服简从的朱元璋随同游人一同登矶,恰遇一批科举的学子,且以燕子矶为题咏诗取乐,题曰:“燕子矶兮象秤砣”,此言一出,众学子哑然,都被“砣”住了。站在边上的朱元璋脱口吟道:“燕子矶兮一秤砣,长虹作杆又如何?天边弯月是钩挂,称我江山有几多。”众学子击掌赞叹,自称“惭愧”,殊不知答对之人是他们的朱皇帝,道出的是一国之君的豪迈之情。
站在同一块矶石上,有人看到了激情和勇气;有人看到了绝望和伤悲;也有人看到了安详和宁静。幸福者宁静和跳崖者心底的绝望……不知如何对比。景由心生,也就是这样解释吧。
准备下山了,再看看陶行知先生手书:想一想,死不得。这是当年他在南京办学期间,听说常有失意之年轻人在矶头跳涯,深感惋惜,故立之以劝戒。牌上道:请想一想,人生为一大事来,应当做一大事去。你年富力强,有国当救,有民当爱,岂可轻生!陶先生的心意,可以理解,然人的天资禀赋各不相同,不是都为大事来。但凡人在离开尘世前,即使做不成大事,至少不能负债----每个人生下来都欠着一笔债,父母生育养育之债。轻生者,让伤痛永久地留在亲人的心里,此乃大罪过也。
好好活着,善待自己,更要善待家人,就是每个人生命中最大的事业。
回去的公车上,看了一路的街景,我似乎要忘了燕子矶,更忘了朱元璋的豪迈诗文,只想着下次来南京一定要去鸡鸣寺吃素面,据说非常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