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感玉门关

标签:
玉门关自驾旅游杂记 |
分类: 一路向西 |
整理到中国西部的照片,过嘉峪关,就轮到了玉门关。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国人都知道的一首唐诗, 诗中悲壮苍凉的情绪也让玉门关有了悲剧明星般为人景仰的神秘气质。
玉门关,史记为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时取道于此而得名。除了西域和田的美玉经此关进入中原外,玉门关也是通往西域各地的门户,是汉代时期重要的军事关隘和丝路交通要道。
现在的汉玉门关遗迹,只留下了一座四方形小城堡,耸立在东西走向戈壁滩狭长地带中的砂石岗上,南边有盐碱沼泽地,北边不远处是哈拉湖,再往北是长城,长城北是疏勒河故道。东西走向的长城蜿蜒逶迤。玉门关关城全用黄土夯筑而成,城垣东西长约300米,南北宽250米,残高近10米的城墙宽均为3米左右。放眼望去,依然高大,赤眼的土黄色城桓遗迹,孤零零地立在一望无际的戈壁上,配上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以及戈壁中的沙生植物,让人油然感到历史的残酷无情。
突然想起了唐人戴叔伦的一首诗。“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不知道曾经金戈铁马的将士有没有想过,他们为之浴血献身,视为平安返乡、荣归故里的玉门关,会有如此残败凋零的一天?
玉门关没有了,我们心仪的可以传世的美玉是不是也有灰飞烟灭的一天?
王菲的歌里唱过“没有什么可以永垂不朽”。即使真的不朽那又如何?陈亦迅的歌不也唱过 “旷世巨钻,不过是碳”。
历史虚无主义的毛病又要犯了?不说了,就此打住。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