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家村的标本意义

标签:
党家村古村落自然风水居住环境人文旅游杂记 |
分类: 访古寻幽 |
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看看中国农村古村落是一个有效的途径。
想一想,农业文明是中华文化的主体。任何一个自然形成并能长久保持至今的古村落,都是综合了其外部和内在环境后集大成的产物,包括地理环境,诸如村落的位置、气候、地质地貌、河流水系、土壤、植被等因素;也包括文化景观,如必须考虑的人群居民的社团关系、宗教信仰意识伦理道德观念等。当然,还必须融合经济基础方面的影响,像居民的贫富差异、工农商业状况等。另外,历史传统方面的历史文化背景、祖先宗祠的传承,以及社会习俗、婚丧嫁娶、民风民情等。可以说多方面错综复杂因素的结合才有可能成就一个自然村落的聚集、形成、发展和延续。所以,古村落体现、传承的是中华农耕文化天人合一理念和实践最精华的部分。
党家村古民居位于陕西省韩城东北9公里处,距黄河仅3公里。站在党家村的山坡上放眼望去,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个布局严谨、错落有序的四合院住宅群落,青砖墙、灰瓦顶、风格古朴,错落有致地排列在一起,坐落在一个南北狭长、东西呈葫芦状的沟谷中。村南有泌水绕行,形成依塬傍水之势。
可能是被关中秦地众多历史名胜压制的原因,直到2001年,党家村才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党家村进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近年来,先后有各国的古建筑专家来党家村考察,称该村是我国北方古代传统民居建筑的奇迹。
观察党家村,你可以清晰地感受其到备受赞誉的原因。首先,党家村风水地理的特殊选择的最为明显。党家村村寨合一、背山靠塬,黄河、泌水两河缠绕护村。再者,党家村的民居在布局、结构和造型方面按自身的具体条件和传统生活习惯,有机地结合了关中地区及京城古民居建筑的优秀传统,并在房屋抗震、遮阳、防雨、防盗、防御、通风、装饰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更让人佩服的是,较之官府衙署、寺庙殿堂等建筑,党家村的民居穷中出智、拙中藏巧、自然质朴的造型和浑然天成的机体,让人们很自然地感觉到耕读传家者内敛警、。当然,更容易感受到的,不论是村中的街巷、牌坊、水系、桥梁、暗道、寨堡还是装饰、庭院小品、楹联匾额、碑刻条石等,,无不体现出地方人文、宗教、美学、文化等多方面的文化内涵和意境神韵。
透过党家村这样古村落的标本,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北方人类对居住环境的选择的理想,即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和谐共生更;能体会融合了建筑与文化、建筑与伦理道德、建筑与信仰民俗的在农耕文化中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