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拉萨

标签:
拉萨旅游杂记 |
分类: 大美青藏 |
拉萨不愧是日光之城。可能海拔对我不算太高,每次来拉萨都没有别的身体上的感觉,只是觉有些晃眼------不仅仅是自然的阳光,或多或少也有圣城巨大光芒的耀眼。
同样明晃晃地暴露在光芒下的是游客的心情。
在拉萨明亮的阳光下,各色的驴友唱着《回到拉萨》,毫不掩饰地表达他们各种各样的感怀。但能够有这些感怀的人毕竟还算是理想主义者,他们号称在拉萨找到了心灵的寄托,同时也算回到了阔别已久的精神家园。因为对中国都市里的理想主义者而言,生活总在别处,别处就是拉萨。
但是拉萨之于我,其实是并无特殊的,仅如昆明之于云南、成都之于四川。不同的是在街头同样闲散的忿围里满是宗教和异族的元素。
当然, 体验肯定是不一样的。布达拉宫还是要看的,起早摸黑、在药王上山等待清晨的一缕阳光,雄伟的一如想象;等身长头也是要去朝拜的,心怀敬仰、在大昭寺门口席地目睹观朝拜者的几多虔诚,感叹的一塌糊涂。
此外,到玛吉阿米的顶楼发呆、到哲蚌寺看和尚们辩经、在八角街和藏民们一起转街……驴友们推崇的在拉萨必做的几件事,无一不表现出对藏文化的心仪和向往。
也许,的确是可以用“回”这个动词来描述驴友对拉萨向往之极的感受。不去评论所谓拉萨是包括失败者、失利者、失恋者、失意者“疗伤”的圣地,不想对传说中在铺洒的阳光里慵懒挥霍时间的憧憬,也抛开更多衍生而来的遁世情结,对那些迷恋西藏自然或者人文的驴友而言,拉萨的确是游历西藏最大的中转站------一次肯定不够!所以我们必须“回到”,然后才能向前继续感受更壮美的高原山水、更神秘的宗教人文。
但拉萨很难说是精神的圣土。至少,现在早已不是。世俗的一切早就透过经济趋利的无孔不入变得无遮无挡。透过虔诚的长头的起伏,对游客甚至对信徒本身,期许能看清过往尘世、清空长卷,涤荡心灵污垢、重启未来,只是一个美好的传说。
不敢太过绝对。然本质上宗教信仰究其目的,无外乎是统治者的精神鸦片和被统治者的世俗功利,在恶劣生存环境里其目的性更为明确。深遂庄严的庙宇和简单纯洁的信众对我们外来过客都是最吸引人的表像。而所谓“疗伤”者对拉萨的感受,就更不靠谱,如住院在床的病人对护士的感情。
包装得最神圣的“精神家园”说,则是彻头彻尾的逃跑主义者的论调:如爱上丽江而留恋一米阳光、喜欢大理则不舍风花雪月。如果还有“回到“ 的下一程,它应该会更美好吧。问题是,下一步,你将逃往何处?
可我们无处可逃。
同样残酷的是,我们只能活在当下。忘了谁说过,旅行的意义就在于,你能够用眼见为实的方式得知生活不在别处--------地球上没有别处、别处的别处就是此处。
所以,回到拉萨不为别的,只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