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2024-12-21 19:04:04)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鱼纹青铜匕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鱼首曲内青铜戈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兽面鱼纹鬲形青铜鼎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鱼纹瓿形青铜鼎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兽面纹鱼形扁足青铜鼎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立鹿耳四足青铜甗。兽面纹鹿耳四足青铜甗有着“甗王”之美誉,是目前存世最大的青铜甗。同时,它也是商代高超的青铜铸造工艺的杰出代表,除最上部的鹿耳之外,其余部分皆一次浑铸成型;而且,与一般的三足甗不同,这件青铜甗采用了四足造型,世所罕见。此外,这件青铜甗周身还有多种纹饰,包括商周青铜器上常见的兽面纹、新干大洋洲青铜器独特的燕尾纹等。以变形的动物形象为符号,表现了一种狞厉的美感和神秘的力量,象征着超世间的权威神力。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活环屈蹲玉羽人。是新干大洋洲出土的一件玉器精品,是迄今发现最早的玉羽人,也是最早的活链玉器,在中国玉器史上有着崇高的地位。它的身体亦人亦鸟,头部呈鸟形,头顶佩戴戴扉棱状高凸冠,顶后部连系三个环环相扣的活链。这个活链采用了高超的掏雕工艺,利用羽人后面多余的玉料掏出了形状、大小、粗细几乎相同的活链。羽人身体两侧雕刻一对翅膀,脊背雕刻有层叠的羽纹。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青褐釉辟雍砚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青釉莲纹鸡首壶。鸡首壶是从汉代的四系罐演变而来的,在此基础上运用堆塑工艺做鸡首造型。鸡自古是吉祥之禽,"鸡"与"吉"同音,寓意吉祥安宁,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长期的战争,让人们通过鸡的形象来祈望安宁祥和的生活。东晋后,鸡首壶进入繁荣期,造型整体挺拔秀丽,并融入了佛教因素,如这件青釉莲纹鸡首壶。鸡头较小,壶颈部细长,壶腹部装饰有莲瓣纹,莲瓣纹则是佛教文化的典型纹饰。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青釉鸡首壶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青釉铺首唾壶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青釉厕所。西晋青釉厕所,虽为明器,内部制作却细致,内部设有蹲坑和踏板,厕所后面还塑有一只狗,造型逼真,灵动可爱。厕所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后生活质量改善的结果。据史料记载,我国最早的厕所距今已有五千年以上的历史。汉之前的厕所结构简单,汉以后厕所开始成为房屋的附属结构,有的已能做到男女分厕,折射出当时人们的观念变化。这件青釉厕所反映出浓厚的乡野情趣。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青釉博山炉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青釉灯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青釉蛙形水盂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青瓷四系羊形尊,酒器。羊体中空,俯卧姿势,昂首粗颈,双角卷曲,两眼圆瞪,张口吐舌,颔下长须,体肥圆硕,腰部略束,后端平圆,尾短贴附,四腿曲收。头顶正中镂一孔。羊首正中鼻梁刻画线纹如叶脉状。羊角与尾刻短线纹。腰部刻三道弦纹。体前端面刻三道同心圆。羊是最早被饲养的六畜之一,已有4700多年的历史。商代始现羊形酒器,其中以四羊方尊为人们所熟知。江西地区汉代就已开始养羊,之后养羊食肉现象普遍。江西历年发现不少西晋时期青瓷羊形器,有酒器、插器等。羊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祥”,两字相通,表示吉祥。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褐釉腰鼓。这件黄金埠窑唐代褐釉腰鼓,为古代西域少数民族的打击乐器,显示出黄金埠窑在唐代已经开始生产具有伊斯兰风格的商品瓷器,反映了唐代江西与西域地区商贸文化交流的史实,更是丝路历史文化的见证。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黑釉木叶纹碗。这是吉州窑最独特的木叶纹碗,以木叶纹为装饰。当时吉州窑的窑工们选用一片或多片桑叶,将其浸水腐蚀后留存叶脉,然后贴在已施黑釉的器物上,接着刷上一层透明的黄釉经过高温烧制而成。烧成后的茶碗中,树叶的形状、叶脉清晰可见。这时如果倒上茶汤,眼睛与碗口保持水平,就会看到树叶仿佛在水中漂浮,叶影逼真,十分生动。这种亦真亦幻的手法体现出宋人含蓄内敛的审美情调。宋代注重理学思想宣扬,讲究人的内省功夫,上到天子,下到平民,都喜欢在茶文化这种闲暇养身的事情中,感悟人生哲理,会理自然天机。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黑釉虎皮斑盏。黑釉瓷釉质肥厚细腻,黑色深沉柔和,如果在黑地上再施洒一层掺入了含铁量不同的黄色及褐色釉,在高温烧制过程中,这些原料将会形成令人称奇的化学反应,呈现出色泽不同、不规则的黄色釉斑,或产生奇特的窑变结晶,釉面与釉斑交相辉映,别具风韵。名贵品种有"鹧鸪纹"、"兔毫纹"、"虎皮纹"、"玳瑁纹"等。纹样变化多彩,或如云雾、细雨,又或如夜空中的繁星、风雪中的芦花,或如玳瑁的甲壳,或如牢固皮的斑纹,或如青蓝紫绿的火焰,显得清新雅致,璀璨夺目。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黑釉兔毫盏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黑釉剔花折枝梅纹梅瓶。这件黑釉剔花折枝梅纹梅瓶则采用了剔花工艺,即在黑色的底釉上画上折枝梅纹,然后将这部分花纹上的釉剔除,再刷上一层透明的薄釉,使花纹和原有的黑釉底形成明显的反差,色差对比鲜明,装饰效果独特。折枝花是宋代流行的一种瓷器装饰纹样,即在器物显著部位绘画或划刻折枝花卉,如梅、牡丹、兰草等,剔花折枝梅最为典型。这件梅瓶腹部剔出两枝怒放的折枝梅,露出白色胎,梅枝伸展有力,梅花错落有致,极富生机。梅瓶造型的特点是重心偏上,肩部丰满,越往下越收,摆在那里有亭亭玉立的感觉。"梅瓶"之前叫"经瓶",这跟宋代皇家的
讲筵制度有关。当时皇帝定时会让大臣为自己开讲座,讲一讲经史子集,叫"讲筵"。讲后皇帝要宴请群臣,宴会时喝的酒,就装在这样的瓶子里。明朝后梅瓶演变为一种单纯的陈设器,也有了插花的功能,尤以插梅花为主,到了清朝末年开始有了"梅瓶"的叫法。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彩绘波涛花卉纹锭形枕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彩绘开光跃鹿牡丹纹盖罐。是吉州窑秀丽典雅的釉下彩绘瓷,它突出特色的便是罐身中两个海棠花瓣形的开光。所谓"开光",是指在无主题的图案中,用轮廓线开出一个框,框内画上主题图案。这种装饰方法最大的好处是能够突出主题。罐身跃入眼帘的是一只活泼可爱、奔腾跳跃的小鹿;口中含有一瑞草,四肢腾空跃起,十分富有动感。在小鹿的旁边还点缀有两簇小草,让我们仿佛身处于大自然中。鹿是禄字的谐音,寓意高官厚禄,在瓷器上装饰鹿的
形象,表达了古人的美好愿望。这件瓷器是吉州窑南宋时期的代表作,体现了当时釉下彩绘瓷的最高水平。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彩绘波涛纹炉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彩绘开光莲池鸳鸯纹长颈瓶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青白釉注碗。注壶、注碗组合成套,是温酒用具。碗成八瓣花形,呈初放荷花状。注子管状口,肩部塑有扁平把柄和弯曲流;筒形盖,坐狮钮,狮尾上翘,平视前方,神态可爱;碗圈足外壁、注肩部、盖壁外侧剔刻有双层覆莲瓣纹。整体施青白釉,釉质莹润,质白细腻。宋代饮酒之风盛行,酒器广泛使用,品类多样,制作精美。注碗作为温酒用具,由温碗和注子配合使用,使用时碗内注入热水,注子置于碗内,注中的酒便可温热。注碗于五代出现,北宋时广为流行。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青白釉堆贴梅纹带座梅瓶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青花松竹梅纹梅瓶。元青花瓷质细洁而色白,采用进口钴料苏麻离青,使彩绘幽蓝可爱,图案装饰具有中国传统水墨画效果,开拓了瓷器绘画的视野。元代在瓷器绘画上技艺突飞猛进,题材广泛,凡是瓷器可以表示的题材都做了尝
试。人物故事、翎毛走兽、花鸟鱼虫、龙凤神兽等,无一不是描绘得精彩绝伦,令人叹为观止。这件松竹梅纹瓶就反映了青花瓷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古人喜欢借物喻人,文人更以性格高洁不畏风寒的植物为效仿榜样,
传统的松竹梅岁寒三友深受文人阶层的喜爱。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釉里红飞凤纹玉壶春瓶。釉里红瓷,是以铜红料在胎上绘画纹饰后,罩以透明釉,在高温还原焰气氛中烧成使釉下呈现红色花纹的瓷器。釉里红是元代景德镇的重要发明之一,由于烧制难度较高,元代工匠们还不能纯熟地掌握这一技术,产量较少,传世和出土的釉里红瓷器也不多。这件釉里红飞凤纹玉壶春瓶,纹饰集中在颈下部和腹上部,以釉里红装饰。腹上部为全器的主题纹饰,飞凤和云朵交辉,吉祥和谐。上下纹饰之间以弦纹相隔。釉里红发色浓艳,有晕散现象。玉壶春瓶又称玉壶春壶。造型来源于执壶,去掉壶柄和流,就成了玉壶春瓶。北宋开始出现,因苏东坡诗句"玉壶先春,冰心可鉴"而得名,后延续至清末成为传统器形。玉壶春瓶始为酒瓶,慢慢演变为插花器,后也用陈设之作。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斗彩十二月花卉诗文杯。这组十二月花卉纹杯以12件为一套,按月份将对应的花卉绘制在十二个杯子上,并配有相应的诗文。展柜中为大家展示的分别是装饰桃花、荷花、兰花和桂花的四个花卉纹杯。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三月桃花配诗:风花新社燕,时节旧春浓;六月荷花配诗:根是泥中玉,心承露下珠;七月兰花配诗:广殿轻发香,高台远吹吟;八月桂花配诗:枝生无限月,花满自然秋。诗后均有一方篆书"赏"字印。杯底书青花双圈六字楷书款"大清康熙年制"。这组花卉纹杯为康熙五彩工艺,它是从万历五彩的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成为康熙时重要的产品之一。万历五彩多为青花五彩,康熙时期发明了釉上蓝彩,能以纯粹的釉上多种色彩来表达,色彩鲜艳夺目。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黄釉盘。这件为官窑瓷器。明清御窑产品质量要求严格,必须按照官颁尺寸、样式、标准生产。同时实行严苛的拣选与管理制度。这件黄釉盘,底部青花楷书"大明弘治年制"款,在器物的表面施一层黄釉,釉层肥厚,釉色娇嫩。黄釉是以适量的铁为着色剂,分高、低温两种。标准的黄釉瓷器创烧于唐代,明弘治时期的黄釉为历史上低温黄釉的最高水平。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明嘉靖后,黄釉瓷成为皇室宗庙祭器的重要颜色;清代则有更明确的使用制度,史载清后宫用瓷标准为:皇帝、皇太后、皇后用里外黄釉器;皇贵妃用外黄内白器;贵妃用黄地绿龙器;嫔妃用蓝地黄龙器;贵人用绿地紫龙器等等。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黄地粉彩寿桃纹渣斗。为慈禧的御用瓷器,渣斗为筵席上盛食物、果品等剩渣之用。器表和内口沿均施黄釉为地,口沿和胴部各有一道描金。要黄釉地上以粉彩绘通景桃纹,衬以灵芝、水仙、树枝等纹饰。底有红料篆书书款"体和殿制"。这件器物最突出的装饰为过枝纹装饰。这是一种特殊的纹饰,瓷器内外壁或器身器盖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黄地紫绿彩龙纹碟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绿釉镂空轮状纹摆件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青花缠枝牡丹纹带盖梅瓶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青花莲荷纹梅瓶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青花携琴访友图梅瓶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康熙款豇豆红釉菊瓣纹长颈瓶,祭红釉胆瓶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仿汝窑弦纹八棱瓶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青花龙纹玉壶春瓶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青花松竹梅纹双耳瓶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青白釉注碗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青白釉葵口高足杯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窑变釉石榴尊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祭红釉玉壶春瓶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青白釉缠枝暗莲纹高足碗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江西省博物馆(2024.12.2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