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十一时便计划一游恭王府,这样一个有故事的地方错过岂不可惜?!无奈当时计划有变,匆匆回了学校。时隔半年,终于成行。
坐公交车至北海北门。这恭王府就在这什刹海的一条小巷里。巷子两旁三轮车整齐得排列着,一眼望不到尽头的感觉,看来这“坐三轮游胡同”的旅游特色项目开展得不错。都说后海附近名人故居多,可不是么,没走两步就看到了郭沫若郭老先生的家。再往前走,便是此行的目的地——和珅的老宅。
本想买带导游讲解的门票,到了售票处询问能买这样的票吗,几个颇不耐烦的导游却我们说只有团体才能买到这票。既然这样那就买最便宜的票罗,学生还能打对折15元就搞定了。进了园,跟着一个旅行团走了一路,也听了一路的解说。
恭王府原为乾隆时大学士和珅的私宅,到了清朝晚期成为了当时的恭亲王奕的宅邸。这是典型的王府花园,四合院式的建筑,与家乡的古典园林区别还是挺明显的。在我看来,恭王府如精美的工笔画,而江南的私家园林却更像写意画,随情随性,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当然并没有孰优孰劣之分。在府中听导游最常唠叨的是“故宫里有的恭王府有,故宫里没有的恭王府也有”。府中的后花园确实景色秀丽,比起御花园确实有过之而无不及,那一潭池水也确实此地有宫中无。我一向喜欢长廊,曲径通幽,去年就畅快地走了回万寿山下的长廊,而恭王府中别具一格的“升官发财路”更是我的心头好。假山里的“福”字是整个参观过程的高潮亮点,游客们排着队依次摸了“福”揣在口袋带走了,似乎只有我,毫不在意匆匆而过。
相比之下,府中的建筑只是走马观花地看了看,唯一让我佩服的是那第三层黑色的墙体,据说那是和珅当年藏金砖的地方,也难怪这大学士府堪比国库了。
一路跟着团走,有导游解说真是惬意。不过到最后才知这是一个散团,每个人都买了70元的带导游讲解的门票。原来要买这样的票得先把钱给导游,由导游去买票。我心中一阵窃喜:哈哈,省钱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