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特殊教育教具学具开发”的思考与实践

(2025-10-29 08:31:15)
分类: 随感

关于“特殊教育教具学具开发”的思考与实践

——月综合组主题教研活动

潜江市特殊教育学校  邹道芝

根据本月教研活动的主题“特殊教育教具学具开发的思考与实践”开展了专题学习,并结合语训课教学实践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专题学习提升专业素养

特殊教育教学具的开发是特教教师专业素养和创造力的集中体现,它要求我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需求的解码者和成长路径的搭建者,这也是时代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教育部今年还专门组织了特殊教育教学具的征集展示活动,集思广益补充特殊教育资源,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层面对特殊教育的重视。这对于我们一线特教教师来说,既是挑战,也是利好

特教教学具的开发是一场基于深度思考与持续实践的创造性活动,是连接教育理念与学生需求的关键桥梁。必须要有深厚的特殊教育专业功底做支撑才能真正做好教学具的开发工作。站在时代的风口,加强学习,顺势而为,便是我们最好的选择。我近期在网上查阅学习了很多关于特殊教育教学具开发的文章和教学具展示的视频,对我的特殊教育专业知识进行了一次大补给。

这次学习让我全面了解了特殊教育教学具开发的理念与原则。一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个体差异性。特教教学具开发必须基于对目标人群的细分思考与精准评估,要全面了解他们的优势、障碍、兴趣、学习风格和当前能力水平。如针对智力障碍学生的身心特点,我们在开发教学具时就要侧重具体化、生活化与多重复二是功能性优先于形式性。开发教学具的核心目标是帮助特殊学生获得独立生活和融入社会所必需的功能性技能,这包括沟通、自我照料、社交、学业和职业技能等。三是遵循“补偿与代偿”原则。教学具应能补偿特殊学生的感官或认知缺陷,并代偿其功能限制。四是注重多重感官刺激与结构化。五是安全性与耐用性的底线原则。特殊学生可能存在感知觉异常或行为问题,教学具必须保证物理安全(无尖角、无毒材料、不易碎)和心理安全(不会因操作失败而产生挫败感)。同时,要经得起反复使用和可能的摔打。

这次学习也化解了我对教学具开发高不可攀的想法。我看了网上展示的一些教学具,很多都是我们平时教学中遇到困惑后想到了,但没有去做成物化的成品的,不得不感叹原来“这也可以做成教学具?”如,我看到一个帮助学生识记字形的学具,就是制作了一些偏旁部首和独体字的卡片,让学生摆一摆、拼一拼或拆一拆,其实这个教学理念,我们在生活语文课中经常用到,却从没有想过把它做出来。因此,我就在想,教学具开发其实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神秘,没有那样的高大上,我们也是可以尝试做一做教学具开发的。

二、思考交流推动探索实践

创新基于日常的知识储备与困惑思考。创造的契机往往就藏在我们教育教学的困惑中,藏在我们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作为基层教师,我们真切地感受到特殊教育教学中困惑很多,思考也会很多。像我在语训课中,就发现有的学生存在构音障碍、有的学生语音语调不准、有的学生发音存在替代现象……有些我们通过思考找到了解决的办法,有些还在探讨中。我就在想,已经想到了解决方案的这些问题,我们是不是可以相对应地去尝试做一个教学具来帮助学生学习,来帮助学生练习泛化呢?在国庆长假的时候,我也探索了一下四声练习的学具开发,尽管不是很理想,但尝试的过程也让我体验了探索的乐趣。

我们每一次用心的开发与实践,都会为我们的特教专业素养储蓄更多的能量,都会为特殊需要学生打开一扇通往更广阔世界的大门。俗话说,思想有多远就能走多远。我相信,只要我们保持学习思考与实践探索的热情,我们一定会收获创新创造的惊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