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行为改变技术》有感(九)

(2024-04-18 17:22:35)
分类: 随感

读《行为改变技术》有感(九)

潜江市特殊教育学校  邹道芝

这个月我重点阅读了《行为改变技术》一书的第四部分“研究案例”。近年来,行为改变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儿童养育、医疗保健与康复、学校教育、心理治疗、企业管理以及社区工作等诸多领域,其实施对象老少皆宜,正常人和残疾人皆可。它既可以在高度控制的实验情境中进行,也可以在正常的自然条件下开展;其涉及的行为既包括像吃饭、穿衣这样的简单动作技能的训练,也涵盖诸如学习、管理等复杂的智力问题的解决;其功能既有利于改善个体对社会及环境的适应,也有利于促进整个社会生活的安定。

通过学习,我了解了行为改变技术用于建立新行为的策略。在培养和建立个体良好的新行为时,可以选用塑造法、渐隐法、链锁法、模仿法既行为技能训练等。使用时,可以结合具体情况,按照这些方法的实施步骤来执行,也可以将多个方法结合起来综合运用。同时,在训练过程中,如果能合理地使用强化、代币制等方法也能更加有效地促进个体习得新行为。案例一以塑造、渐隐等方法训练脑瘫儿童行走运动的平衡性、协调性,方案设计与强化物选用得当,训练过程中还以游戏的形式穿插进行了其他方面的感统训练,整个过程思路清晰、成效显著。案例二基于视频示范技术的PECS教学,应用行为改变技术的实施程序和模仿法对四位自闭症儿童的主动沟通及情绪行为进行训练干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案例三采用的是跨被试多重基线设计,应用了积分制和强化策略对两位算术学习障碍儿童进行借位减法运算的训练,正强化因素的介入引发了被试学习态度的转变,使其行为发生变化,进而促进成绩的提高。

通过学习,我了解了行为改变技术用于增进良好行为的策略。当个体的良好行为在程度上尚属不足时,我们可以选用正强化、负强化、差别强化、塑造、代币制、自我指导法、模仿法等行为改变技术来增强这些良好行为,还可以利用认知行为改变技术的一些策略来提高认识加强行为,提高行为的出现频率。案例一应用逐变标准设计,采用正强化等方法,成功地增进了饮食障碍儿童的进食行为。案例二通过代币制有效提高了被试课外作业的书写质量,并进一步培养了被试良好的生活习惯,训练过程条理清晰、思路明确。案例三采用代币制培养一年级全班学生的课前准备、倾听、表达、朗读和书写五个方面的课堂行为习惯,效果较好。

通过学习,我了解了行为改变技术用于减少和消除不良行为的策略。减少和消除个体不良行为可以选用消退法、惩罚法、饱足法、模仿法、厌恶疗法、系统脱敏法、相互抵制等方法,也可以运用认知行为改变技术的策略帮助个体从某些情绪行为障碍中解脱出来。这一部分的四个案例涉及课堂学习行为、日常饮食行为、智障儿童问题行为及攻击性行为。案例一采用逐变标准设计和厌恶疗法,结合自我肯定训练减少了大学生上课分心的行为。案例二通过厌恶疗法、正强化法等来干预脑瘫儿童课堂学习中的不良行为。案例三应用 正强化、榜样学习法、惩罚法等干预智障儿童在学校课间捡拾垃圾的行为,案例四综合应用强化、惩罚、消退对智障儿童攻击性行为进行干预。

学习研究案例,既帮助我对前面所学习的基本技术有了一个更深入的理解与识别,也让我对行为改变技术实施的基本步骤和思路有了一个更加全面的思考与认识,还让我更加深切地领悟到了行为改变技术在增强和改善个体适应行为中的诸多妙用以及规范、科学使用行为改变技术提高个体适应功能的重要性。

从在特殊教育师范学校学习《行为矫正》到如今系统地学习《行为改变技术》,我不仅是学习到了能够促进我的教育教学实践工作的技术和方法,更是见证了“行为改变”这门学科的发展历程,看到了“行为改变”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范围的不断拓展延伸,也深入了解了“行为改变”与心理咨询的互相关联。尽管从细致学习到消化理解与灵活应用是一段很辛苦的经历,但这也是一段可贵的蜕变成长。我坚信,只要坚守师者初心,学以致用,定能收获“教学相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