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教学反思
(2022-09-27 14:16:25)分类: 随感 |
《秋天》教学反思
潜江市特殊教育学校 邹道芝
《秋天》是人教版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生活语文》五年级上册中第2课的内容。课文抓住天气、树叶、天空、大雁等事物的特点,描写了秋高气爽、黄叶飘落、北雁南飞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采取了图文结合的方式来指导学生了解秋天的特征,知道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我出示了黄叶飘零、大雁南飞、稻谷丰收的三张动态图片,让学生看图赏景,思考“这是哪个季节的景致?”来导入新课。接着再用课件出示绿色的禾苗和“禾”字,火红的枫叶和“火”字,结合图片描述秋天到了,田里的禾苗成熟了,热情的枫叶红似火,“禾”遇上了“火”就变成了“秋”,顺势指导学生结合字形特点来识记“秋”字,学习用“秋”组词“秋天、秋风”。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引导学生试读课文,认识自然段,明确每个自然段的前面有两个空格,进而一边读课文一边在课文中标出自然段,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随文识字,品读课文。“秋天到了,我们周围发生了什么变化呢?”我指导学生带着问题一边观察课文插图,一边朗读课文,再点学生说一说课文中写了哪些变化。教师板书关键字词,指导学生随文识字“气、空、凉、片、落、群、排、成”,理解字词的意思。在学生学会字词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课文,并指导学生读准课文中“一”的变调。
4.多样朗读,熟读成诵。在学生熟悉课文的后,师生一起看关于秋天景色的视频,通过分组读、齐读、同桌互读互听等多种形式朗读课文,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秋天的美好,水到渠成地达到熟读成诵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