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六一儿童节
(2022-06-01 19:29:03)今天是六一国际儿童节,是世界儿童的节日,也应该是所有爱好和平的人士以及有爱心的成年人的节日。说起这个节日的缘起,其实是一场悲剧。
1938年英法两国与纳粹德国意大利签订慕尼黑协定,即《关于捷克斯洛伐克割让苏台德领土给德国的协定》,捷克斯洛伐克沦为了德国的保护国。希特勒委派自己的马仔海德里希主政捷克斯洛伐克(以下简称捷克)。后者到捷克后,采用强硬手段,试图奴化捷克人民,但遭到捷克人民的激烈抵抗。于是海德里希在捷克大兴纳粹恐怖,短时间内就枪杀了400多名抵抗人士。
为此,捷克流亡政府决定刺杀海德里希。1942年5月海德里希在行进路上遭到两名捷克壮士的袭击以至重伤,几日后不治身亡。为此希特勒极为恼火,并下令报复。后来,希特勒以有利迪策村民掩护此次刺杀海德里希行动以及刺客即为该村村民为借口,屠杀了该村所有成年男性,焚烧了所有房屋,妇女儿童则被送往集中营,其中有88名儿童在集中营被德军用毒气杀害。此次屠杀共有约340人遇难,史称为利迪策惨案。
为悼念那些遇难的孩子,以及保障儿童的权利,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举行理事会议,与会代表规定了每年的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世界上很多国家纷纷响应,其中就包括中国。
将一个以儿童遇难为主体的悲剧事件跟世界儿童的节日链接在一起看起来好像有点儿不搭,仔细想想其实很有道理。儿童在以年龄和身体抵抗能力为标准的人群分类中,是最脆弱的。他们无论遇到自然灾害或战争,或者是疾病,往往都是最无助的受害者,其次才是妇女。
儿童是人类得以延续的希望,也是未来人类社会的寄托。善待儿童是人们保护人类这个种群的不二选择。但仅仅善待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对他们进行负责任的、有积极影响的、良好的教育。这样才能使人类社会良性循环。或许有人说,现在的孩子已经够幸福了,他们现在的生活是我们不能想象的。固然,现在的儿童没有我们那个年代的各种艰辛(一些欠发达地区例外),但他们也有我们那个年代不曾有过的烦恼或境遇。比如我们小时候那种清新的空气,青山绿水。食物虽然不怎么富足但健康环保。那时候育儿虽然质量不高但成本也不高。家里兄弟姐妹众多,孩子们一点也不孤独。也没有像今天这样复杂的社会环境。那时候的一年级小学生,脖子上挂着钥匙自己步行或乘公交往返学校,而现在的中小学生都要家长接送上下学。
六一儿童节,祝福所有的孩子。社会上所有人,都要保护好孩子,不仅仅是今天这一天。保护好孩子,就是给所有人留下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