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鲁迅研究》,又去图书馆借了两本他的集子来看,一本是《鲁迅集》,一本是《鲁迅诗说》。前本书里收集了他的两篇文章《这也是生活》和《死》,文章写于1936年9月,一个半月后,他溘然长逝,好像真是临终前的遗言。
鲁迅素来学识渊博思想深刻文笔犀利,有远见,有极其准确的预言。就连死,他都提前一个多月预见到了。他在《这也是生活》中说:“我的确什么欲望也没有,似乎一切都和我不相干,所有举动都是多事,我没有想到死,但也没有觉得生;这就是所谓‘无欲望状态’,是死亡的第一步。”他写此文时,其实已经迈出了第一步。死神已经向他发出了邀请,他已有所察觉。聪明如鲁迅,怎会不明白?
在《死》一文中,他提到两个问题:一是灵魂的问题,二是轮回的问题。他说我们中国人是相信有鬼(即灵魂)的,死后虽已不是人,但还不失为鬼,总还不算是一无所有。……穷人们大抵以为死后就去轮回的……
鲁迅在他的其他文章中说过:关于有没有灵魂的问题,他也说不清。早在日本仙台学医时他就思考过这个问题,但无果。我却觉得,人是有灵魂的,而且有文章说,人不但有灵魂,而且灵魂还有重量,重21克。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标准答案,也不知道每个人的灵魂是不是都一样重。这只是别人文章里一个听来的故事,但我居然信了。
年轻的时候,我或许不相信这些,我一度标榜自己是无神论者,可是后来,看过一些书,经历过一些事,我迷惑了,继而不得不信了。
迟子建在她的日记里写道:七夕那天晚上,她原本和母亲睡在一起,后来忽然觉得很挤,母亲说:是过世的父亲回来了。我只好去别处睡了。
戴军在他的《戴头戴脑》里也提到父亲的事:有一次他去外地演出,晚上,忽然瞥见有一团白色的模糊的影子在树间飘浮……不久,一群人在院子里纳凉聊天时,他又瞥见一团白色模糊的影子从一所废旧厨房的窗户间伸出、缩回,又伸出、缩回,仿佛专为看他而来……待一伙人前去一探究竟时,却什么都没发现。过了二天,有亲戚捎信来,说戴军的父亲已经去世,时间正好是那天晚上。
虹影在小说《阿难》的结尾刊登了一则访谈录,其中有一段对话,她说她经常看见隔壁死去的女邻居着一袭白衣,顺着梯子爬到自家院子里去,而中间还隔着厚厚的一堵墙。
戴厚英在她的书里也记述过这样一件事:一天下午,她正在美国女儿家的厨房里准备晚餐,那是一栋老式的美国民房,周围很安静。外孙女正在房里睡觉,因为担心孩子醒来,所以她时常回头观看动静。就在她又一次回头时,她看见一个穿红衣的女人穿墙而入,径直向孩子的房间走去。她赶紧跟了进去,孩子醒了,正坐在床上朝她笑,那女人却不知何处去了。她当时还检查了门窗,还都锁着,纹丝不动。
我看过的书不算很多,估计别的书里还有许多超自然的东西吧?灵魂究竟有无,一看便知。别说死人才有灵魂,就是活着的人也不难体会得到吧。尤其是在梦里,你会很明显地感觉得到自己的灵魂在另一个时空穿行,天马行空,东游西逛,无拘无束地飘浮着、飞翔着、旅行着,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稀奇古怪,荒诞不稽……
谈了灵魂,再说一下轮回。轮回是佛教术语,无非是重新来过的意思吧?是脱胎换骨重新做人,还是寻寻觅觅转世投胎?是只有过完今生再求来世,还是活着就能体会到生命的轮回呢?今生都顾不过来,还顾得上来世吗?我只求今生幸福,哪里还巴望来世如何?我只有一辈子,下辈子怎样,并不在我的思考之列。
http://imgcache.qq.com/ac/b.gif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