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原创文化历史读书 |
分类: 随想杂谈 |
http://s16/mw690/001JBhQ7gy6POZK9DpZdf&690
一、在《西游记》成书之时,还没有什么《封神榜》,所以不能以《封神榜》里的人物关系来看《西游记》,否则会变成关公战秦琼、陆小凤大战花无缺之类的不伦不类的笑谈。
二、他们的本领同样神通广大,孙悟空和“六耳弥猴”都会72变和筋斗云,唐三藏念紧箍咒时两个都会感到痛,都在大叫“师父莫念”,更神奇的是,他们都会使金箍棒。在托塔天王大战花果山时,孙悟空使出了三头六臂:三条臂膀都使的是金箍棒。如果我们的假设成立,那么“六耳弥猴”会便金箍棒也不足为奇。
三、这下来解释一下孙悟空一棍子打死“六耳弥猴”的时候,一向慈悲为怀的如来却没一点怪罪之意,只是合并双手,道了句:“善哉,善哉!”,那么,如来为何不阻止孙悟空打死“六耳弥猴”呢,就是如来知道那个“六耳弥猴”就是有“二心”的悟空,正能量的孙悟空打死了负面而消极被负能量充斥着的悟空另一面,心里也为悟空而感到高兴。
四、为什么要出现一个“六耳弥猴”呢?我们知道,之所以会出现真假美猴王,就是因为唐僧与悟空师徒二人相互不信任,在取经圆满完成之后,唐僧和他的徒弟们都要修成“正果”,那么,如果又怎么会让一个没有佛性的猴子成佛呢,所以如来将悟空负能量的一面变成了“六耳弥猴”,让孙悟空自己与自己斗,正能量战胜负能量,也让一个没有“二心”的悟空顺理成章的成“佛”。
五、帝听为何知道却不敢说。两个打不辨真假时去了一趟地府,阎王差人请了帝听,经帝听听过之后,帝听说知道却不能说,后来他被了一句“佛法无边”。在我们假设的前提下,帝听听到了眼前的两个悟空都是真的,只不过是一个真实的孙悟空不同的两面而已,所以他是不能说的。
六、“六耳弥猴”首先是如来自己提出来的,以如来的身份说出来,没有人会对“六耳弥猴”的来源合法性进行辩解,而且如来在说出“六耳弥猴”时就对其出身说了详解。但具体是不是那么一回事,众神却不知,个中原由,只有如来自己心里明白了。他之所以这样说,就是以此混淆大家的视听,不管谁胜利了,留下的那个都是孙悟空。而且他也希望正能量战胜负能量,所以在正能量的悟空战胜负能量的悟空时,如来道了句“善哉”。
七、在真假美猴王事出之前,孙悟空并不完全都听唐僧的话,甚至有时候,还闹个小矛盾,导致唐僧只好念紧箍咒,典型的一个叛逆者形象。可自从真假美猴王事出之后,孙悟空从此保护唐僧安安分分。而以此事可以看出,孙悟空前后可判若两人。有人以此来判断真的孙悟空已经被打死。如果在我们的假设的前提下,正能量战胜了负能量,一心向佛保护唐僧取经的孙悟空战胜了以前叛逆者的自己,那么一切都水到渠成了。
其实,人性都是双面的,有时很矛盾。
人最大的敌人也是自己,孙悟空要修成正果,必须要战胜自己消积的一面还有他强烈的叛逆性,只能这样,孙悟空才能真正的成“佛”。
经过上述分析,我们判定,孙悟空不是死在了取经路上,而是正能量的孙悟空战胜了负能量的假孙悟空“六耳弥猴”,由此升华了自身。
真假美猴王的桥段告诉我们,只有战胜自己,才能达到另一个高度,您看明白了吗?
本博文2015年2月9日由新浪博乐思文推荐到新浪博客首页“草根讲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