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和思想品德学科整合的结合点
(2009-02-19 22:49:11)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教学随笔 |
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把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内容、学习方式以及评价应用到思想政治(品德)教学之中,积极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和思想政治(品德)整合的教学模式。另一方面,通过思想政治(品德)教学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得到进一步的建设,使教学资源、教学要素和教学环境整体化产生聚集效应,促进学科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使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对学科知识学习的兴趣,而且有利于解决综合实践活动的教材载体问题、时空局限性问题、教师指导等问题,促进综合实践活动扎实有效开展,使综合实践活动课成为常态课。下面是本人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的综合实践活动和思想品德学科整合的结合点。
一、教育目标的的结合点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是:“发展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发展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具体目标包括:增进学生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逐步形成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和能力;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和服务社会,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并形成社会责任感;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劳动技术,具有自我认识能力,养成负责任的生活态度;发展主动获得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养成主动探究的态度,了解并学习运用问题解决的基本方法;发展信息素养和技术素养、探究能力和创造精神。”
思想品德的总目标是“本课程以加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础。”
两者的结合点在于培养的个体上,我们要培养的学生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个体,我个人认为这就是两者教育目标的结合点。
如,七年级思想品德第二单元是“走进新的学习生活”,我们在教学中,对七年级新生开展适应性教育,设立了“走进新的学习生活”的主题实践,利用思想品德教材为依托,通过训练和活动,实现适应新生活的目标。
二、组织线索的结合点
综合实践活动围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条线索展开,初中思想品德是围绕“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整合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国情等内容展开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思想品德课程在组织线索上的交叉面大。
三、教学活动的结合点
(一)课堂教学上的结合点
初中思想品德新教材的设计有显著变化,主要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的主题活动或典型案例或生活情景为载体,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发展,在发展中学习。
四、活动方法的结合点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倡导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主张多元的学习活动,要求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学生应乐于探究,主动参与、动手实践。通过探究性教学、体验性教学、交往性教学和综合活动性教学,改变学生在课程实施中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新课程的实施,要求学生在各种课程中,适当开展探究、调查、访问、资料收集、操作、演示、实验、表演、交流与讨论、反思、创作、体会等学习活动。通过多样的学习活动方式,使学习方式和学习活动体现整体性,发展学生各种基本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思想品德课程具有内在的联系,主要表现在:第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可以思想品德课程为基础。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要综合运用在思想品德课程学习中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思想品德课程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提供了认识基础和理性准备。第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仅为思想品德课程知识的应用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平台,而且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自主获得的知识以及问题解决的基本能力又促进思想品德课程课程的学习,有助于知识的整合。
参考资料: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关系》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