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扫地》教学反思

(2025-03-28 14:28:34)

一、教学成功之处

1. 目标达成情况

   学生基本掌握了扫地的步骤(如拿扫帚、按顺序清扫、垃圾归堆等),部分学生能独立完成简单清扫任务。  

   通过分解动作(示范→分步练习→辅助完成),降低了学习难度,符合特殊学生的认知特点。

2. 教学方法有效性  

   视觉支持:图片步骤卡、视频示范帮助理解,尤其对自闭症学生效果显著。  

   实操体验:通过反复练习和即时反馈,学生动作协调性有所提升。  

   差异化指导:针对不同能力学生调整要求(如重度障碍学生重点练习握扫帚,轻度学生学习清理角落)。

3. 学生参与度  

   结合游戏化设计提高了兴趣,多数学生愿意主动尝试。

二、教学不足与改进

1. 个体差异应对不足

   问题:部分学生手部力量弱,难以控制扫帚方向;个别学生注意力分散快。  

 改进:  

    增加适应性工具(如短柄扫帚、防滑手柄)。  

    对注意力不集中学生采用"任务分解+定时休息"策略。

2.教学细节待优化

   问题:忽略了对"清扫力度"的指导,导致部分学生用力过猛扬尘。  

   改进:加入"轻轻扫"的触觉示范(如用手背感受力度),强调卫生习惯。

3. 泛化练习不足  

   问题:学生仅在教室环境下练习,未能迁移到家庭或其他场景。  

 改进:设计家校协作任务(如家庭清扫打卡),提供不同场景的清扫视频。

三、特殊教育策略反思

1. 强化物运用  

   发现部分学生对口头表扬反应平淡,后续可尝试实物奖励(如贴纸)或代币制。

2. 同伴互助效果

  能力较强的学生协助同伴时,需更明确分工(如一人持簸箕,一人扫地),避免替代完成。

3.情绪行为问题处理  

  一名学生因噪音抗拒使用簸箕,改用软质塑料畚斗并逐步脱敏。

四、后续教学计划

1. 巩固技能

  将扫地纳入每日课堂常规,每周设定1"劳动日"进行综合练习。  

2. 延伸技能  

   衔接后续课程(如"倒垃圾""拖地"),形成清洁技能链。  

3.生活泛化

   与家长沟通,录制家庭劳动视频,课堂中分析不同环境下的清扫方法。

五、总结

本节课通过多感官教学和个性化支持,让学生在劳动中体验成就感,但需进一步关注技能的功能性和生活化应用。特殊教育劳动课的核心不仅是技能本身,更是通过反复实践培养学生"我能行"的自主意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