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领巾》反思

(2022-09-27 15:19:14)

   《红领巾》 一课是识字学句课文,内容贴近智障学生的生活实际,语言简洁平实。课文运用“谁是什么?谁爱什么?”句式,为学生揭示了红领巾的内涵,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一、实物引入,创设情景化场景。

面对二年级的智力障碍学生,如何让孩子喜欢语文,走近语文,品味语文?一直是我课堂教学思考的方向。在教授与生活知识紧密相连的主题时,我总是将学习内容情景化。如在学习《红领巾》一课时,我让学生们整理好自己胸前的红领巾,明白谁就是“少先队员”, 并自始至终贯穿教学,让学生明白少先队员是优秀学生的代表,少先队员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等。并设置了“谁是少先队员?”的情景说话,激发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兴,让学生轻松的场景中快乐融洽的学习。

二、重视朗读,做好氛围渲染

我们知道,语文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形成,应是学生在朗读中掌握和形成。朗读不仅能传授知识培养语感、还能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产生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等。课文只有两句话,如何把文字所传达的积极向上的精神转为学生的快乐,变成学生的直观体验,从而读出自豪呢?我在朗读环节配上形象的画面,逼真的音响,声情并茂的朗读,都将学生入队时的画面呈现,浓厚地渲染气氛,让学生深深地融入情景。

三、把握年级特点,让学生自主识字写字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习作的基础,也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在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主动地识字、写字。指导学生书写“巾”时,我通过过播放视频,让学生自己发现“巾”字的前世今生,从甲骨文、金文、小篆到现在的楷书发现藏着的秘密。面对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孩子们的兴趣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 在这环节中,最大限度地减少教师的讲授,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尽可能做到让学生在在“主动”中发展,在“发现”中增知,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当然,在这一节课的教学中,我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自己虽然渗透了一些新的课程观念 ,但学生的自主学习性调动不够,D类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