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鹅》教学反思
(2022-03-23 00:08:44)分类: 教学反思 |
唐诗《咏鹅》只有18字,却写了4种颜色,3种动态,有声有色,从文字上看已是极美。本课是学生入学以来第一次接触古诗,我在教学时将本节课定位在以图为主线以读为抓手,引导学生通过图片理解古诗重点词语,欣赏古诗的语言美。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以下方法
1、领会情境。这也就是“诗、画”结合的情境教学法。在开课之前,我用“头戴一顶红帽子,身穿一件白袍子,脚登一双红靴子,唱着歌儿伸脖子”这则谜语让学生来猜,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导入新课。当学生猜不出谜底时,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直观感受“鹅”的美丽姿态,激发学生给画配诗的欲望,把诗画引入古诗词教学中,由感性到理性,促使学生动脑动口,主动参与,用语言表达,有利于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2、感受画面。让学生通过看画面,有感情朗诵,读出节奏,读出韵脚,读出抑扬顿挫,使诗的语言活起来,从中体会古诗词的音乐美,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
3、启发想象。这也是创造性思维教育的阶段,方法是动作模拟。首先启发学生动脑筋用动作表现鹅“向天歌”和“拨清波”的美丽姿态,接着通过媒体画面让学生欣赏鹅在水里自由自在的姿态和小朋友用舞蹈形式表现鹅的场面,让学生拓开视野。最后,让学生自由朗读,充分发挥想象,表现诗的意境。最后,师生同演,将“白鹅”戏水的情景和美丽的画面留在同学的脑海中。
培智一年级的孩子,他们的认读理解能力有限,一节课下来虽然不能把每个字认会,但他们在课堂中能主动参与,并能集体背诵,我想这就是一节师生共赢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