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司不一定是香饽饽
(2016-02-03 16:22:55)
标签:
职场 |
分类: 原创文章 |
招聘大潮每年都会伴随着春天的脚步来临。在择业过程中,很多朋友都存在着这样的困惑:到底是选择待遇好的大公司,还是先找家中小型公司积累工作经验?
按照传统观念,大公司肯定是首选,大公司是一块人人垂涎的香饽饽。这种观念真的对吗?它适合所有人吗?
公司的规模暂且不提,你知道大小公司各自都有什么优势和劣势吗?你知道如何调整在不同规模的公司打工的心态吗?
大公司的确有很多中小型企业不能比的优势:完善的公司制度、严谨的加薪标准、良好的福利待遇......进了这样的公司,只要不赶上全球经济大萧条,自己又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就基本上算是进入稳定状态了。
不过大公司也不是那么完美,它的很多优势对一些年轻人来说也许会成为一种禁锢。
严格的等级制度和职能分化会让很多年轻朋友逐渐丧失斗志,而且随着对自己本职工作的熟悉,他们会产生才不能伸的压抑感。
每个人对自己的评价和期待都是很高的,都希望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获取更多的价值感。然而,当人成长到一定的年龄,经历过很多次的社会洗礼之后,棱角会慢慢消磨掉,年轻时的也会逐渐丧失。我们不禁要问,当梦想照进现实之后,梦想还有多少被保留?自己实现梦想的途径在哪里?在这个社会中竞争,到底需要关系还是实力?
Lra是德国某航空公司中国航线的一名空乘人员,能够在这样一流的大公司就职是她曾经非常自豪的事情。在就职培训的过程中,Lra遇到了机组一位男性空乘员工。两个人情感融洽,也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在经历了一年半的恋爱后,两个人走进了婚姻的殿堂。世事难料,两年后,Lra的丈夫出现了感情变故,提出离婚。
他们的工作环境就是那架飞机,在那么狭小的环境中,很多记忆是抹不去的。相比男性来说,女人更加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难免触景生情。何况,Lra是“被离婚”的一方,接受起来更加困难,于是她想到了辞职。
让Lra最为痛苦的择业问题出现了。她目前的月薪是两万元人民币左右,每年还有三个月带薪休假,如果要生孩子,产假是三年。
Lra以往的工作内容就是给乘客做些空中服务,没有压力,没有危机。这么舒适的工作环境让已经三十二岁的Lra不知道自己将来该从事什么样的职业。
生活中的一些意外可能会让我们在大公司就职的时候非常短暂,所以在大公司打工期间,除了要爱岗敬业之外,恐怕还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识。即使不离开这个公司,也要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软实力,这样自己才不会就突发事件弄得手足无措。
职场上,还有一个问题需要你提高警惕,那就是不要越俎代庖。
张智风刚毕业的时候,在中关村一家网络公司工作。在中小型公司的打工经历让张智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从研发到销售,甚至一些行政事务他都积极地参与和学习。如此勤奋好学,加上对网络研发有很高的悟性,两年后,他顺利地进入了IBM公司。
由于先前那家公司规模小,成本需要控制,所以全方位人才是老板非常喜欢的。而张智本身又眼勤、手勤、脑勤、复合型人才是他在小公司从业的最大优势。
张智带着这样的工作习惯开始了自己的IBM生涯。他会每天早些到公司,将自己的办公室打扫一新。在和部门经理沟通时,他还会不时地为经理添茶倒水,工作态度也很积极。没想到,一周后,那个对张智厚爱有加,将他招聘到旗下的部门经理却委婉地对他提出质疑:“你来公司到底是做研发的,还是做行政助理的?”
面对这样的质疑,张智非常难堪,不过聪明的他很快明白了一个道理:什么台子唱什么戏。不同规模的公司,对职员的期待和价值定位是不同的,要因地制宜。调整了心态后,张智在做好基本的职场关系维护之外,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自己的专业内容上,通过不断学习来提升自己的实力。试用期过后,张智顺利转正。
在大公司和在小公司的打工心态或许是有差异的,但必须时刻加强自身建设却是相同的。没有金刚钻,有了瓷器活也白搭。有没有资本进大公司,有没有资本创业,都是需要深思熟虑的。大公司不一定是香饽饽,你到底有什么样的牙口,要自己先审视清楚才好。
毕竟,生活不是科幻小说。
如何辨别自己的公司是否属于大公司,其实很简单,除了看公司各种制度是否完善外,就看公司待遇了——给不给职员上“五险一金”。通常中小型公司只给员工上保险,住房公积金是没有的。
前一篇:社会竞争中需要关系还是实力?
后一篇:倒追男人之“生扑”还是“会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