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适不适合做你老公(老婆)?看对方的父母啥样儿就有数了
(2015-11-18 17:06:42)
标签:
情感 |
分类: 原创文章 |
之前给我写求助信的这位朋友存在家暴的问题我们很多朋友可能会非常疑惑,明明他是暴力的受害者,明明他曾经那么深恶痛绝的一种行为,为什么会再出现在他自己的身上,并且无法自控?如果他特别喜欢一种行为,对这种行为产生认同,他或许会让自己以后也如此行事,但他如此排斥,为何依旧会沿袭父亲的状态?难道是遗传的因素吗?
与其说是遗传,不如说这是一个学习带来的结果。
我在两性关系的指导咨询中,经常会让来咨询的人去观察对方父母的交往模式。要知道,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很多思维的习惯和行为的习惯都是来源于家庭,而父母自然就会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
如果你是一个女性,你将会和妈妈学习如何做一个女人;如果你是一位男性,你将会和父亲学习如何做一个男人。当然,有时候这个父母并不一定局限于生理上的父母,也可能是你非常认可的在你成长过程中某个权威的人物,比如老师、兄长,或者其他长辈。
在他的成长中伴随着暴力,但也伴随着母亲对暴力的纵容,以及姐姐用错误的方式反抗暴力带来的非常不幸的结果。也就是说,他的母亲虽然被暴力伤害,但是依旧会屈从于暴力,这会让张宇在痛恨暴力的同时,对于这个行为产生了功能性的认同。他在潜意识当中会认为虽然这是一个非常不好的行为,但同时它也是一个维系婚姻的手段。如果对此有意见和反抗,就会成为姐姐那样的一个牺牲品,一个永远不敢再面对情感的孤独的人。
当自己无力去和暴力抗衡的时候,就会屈从于暴力的控制,并且在这其中为暴力主动寻找理由,这就是人们经常提到的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而他成为暴力的一个使用者,还不仅仅是他屈从了暴力这个手段的力量,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是他父亲的儿子”。
当我们想要和一个人开始一段两性关系的时候,有件事情请一定要先经一下脑子,它是不能忽略的,那就是看看对方父母的婚姻模式是如何存在的。
我们学习做自己这个性别的人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我们对于自己这个性别的理解和接纳程度。拿我自己来说,我是一个女性,我第一个看到的女性、全方位亲密接触的女性就是自己的母亲。她的一言一行,她的举止谈吐就形成了我做自己这个性别的人的楷模,我会参照这个模板去塑造自己。这个不是你愿意或者不愿意的主观选择,它是你下意识的一种学习。或许你会说,我们的父母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我们可以选择性学习,但是这是你成长、成熟之后的思想,在你有了意识判断能力和对于外界影响选择性接纳的能力的时候,你的很多习惯已经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