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当爱已成暴力

(2013-07-08 09:28:35)
标签:

教育

         当爱已成暴力


当爱已成暴力

                         ——深刻探讨父母爱暴力

 

    爱是可以战胜一切,但并不意味着爱不可以成为爱暴力伤害到爱的对象。就像吃饭是可以果腹,获得健康,但吃的不恰当,也同样会使身体受到伤害。

 

    某日,我和一些同行讨论暴力对孩子的伤害的时候,恰逢自己接到几个咨询个案都比较突出的现实了爱的不恰当对孩子造成的影响,有的是溺爱让孩子成为一个过分自私的人,他在成年世界里得不到大家的接受和认同;有的是控制孩子行为,让孩子对自己的个体能力产生质疑;还有的是为了爱孩子怕他受到“不必要”的干扰而剥夺孩子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独立行为权利,而导致孩子成年后变得无法面对复杂的社会交往关系;更有甚者,以爱的名义将自己的生活焦虑、恐惧而放在孩子身上,让孩子误以为因为自己父亲或者母亲而放弃了幸福的机会;当然也不乏有把孩子当成自己炫耀的物品;不允许孩子有任何的错误、瑕疵,因为那样自己面子不好看。等等等等。。。。。。

 

    这些我们常规认为是爱的情感,里面充满了对于自己的爱和对于自己问题的逃避、替代满足、补偿,但是由于它是通过施加在孩子身上的情感隐蔽的实施的,所以以往,我们依然把它解读为对孩子的一种爱,但恰恰是这样的爱并不是真正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积极作用的,所以,孩子会因为这些爱而不堪重负、束缚、窒息,甚至有的孩子会因此而不敢相信自己、不敢相信亲密的情感关系是否安全值得信任、不敢相信新生命的成长会有很多的喜悦和幸福,造成太多的现代孩子出现过早发生性行为、无法适应社会交往、很难融入环境、恐婚、恐孩,不敢面对自己获得的成绩等等心理问题。

 

    如果这些心理问题只是停留在内心深处,或者我还没有将其上升到暴力范畴,但现在许许多多的孩子在经历了爱暴力的洗礼后出现自闭、自残、自杀,抑郁症、强迫症、焦虑症,同性爱、不婚族、啃老族,甚至其中有很多人丧失了正常的感受幸福快乐的功能,还有一些人选择结束自己的希望,让自己停留在死亡或者麻木的状态。这不是暴力的作品又是什么呢。只是这样的暴力很难察觉,也很难控诉,因为它有太大的一个光环,那就是父母无私的爱。因为隐蔽找不到原因,因为无法控诉,孩子们只能把那些莫名其妙的情绪全部施加到折磨自己身上,最终,让自己在痛苦中前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