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赶走你的“羞愧”

(2010-07-29 23:20:58)
标签:

羞愧

教育

情感

价值观

晨晖心理咨询

赶走你的“羞愧”

 

                                                   赶走你的“羞愧”

你可曾体验过羞愧难当的感觉?这种感觉是否如当头棒喝般将你击垮?人生是个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历程,每个人势必再次历程中体味过五味杂陈的感觉,羞愧感当然也在其内。但是有些人会因此被击败,有些人却因此而激发出更大的动力,朝向理想的方向加速前进。是什么在两种截然不同的变化中起着微妙的作用?那就是每个人不同的认知观。

 

什么是羞愧

羞愧是一种自我感觉不良的情绪情感体验,这种体验可以说是一种复杂的道德情感体验,一般来说,它包括羞耻、惭愧等心理组成因素。当失败或行为所造成的不良后果被知觉,不管是自己意识到的还是经由他人的言行意识到的都有可能产生羞愧情感,只不过别人说出来的会让自己更没面子,羞愧程度更加感受深刻。不过这也不是绝对,有很多脸皮出门忘带的朋友,即便是做错了事,发生失误,也不一定会产生羞愧的心理感受。不过这类朋友还真不是就没有道德良知底线,因为只有经过自我反省并对错误有自己的认同,波动到感情系统,觉得损人利己(损人不利己),伤及到自己的自尊心的时候才有可能产生羞愧情感。如此看来,做了错事很少产生羞愧心理的朋友们不是脸皮厚或者忘记带脸皮,其实是自尊要求不高而忘记还有害臊这回事的。只有经过自我反省,在对错误有所认识,真正动了感情,感到有损集体及他人利益,觉得对不起别人或丢失了面子时,才有可能产生羞愧情感。

羞愧让自己那么囧,有什么好处吗?适当的羞愧心理有助于人们纠正错误,形成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质,由此成为改进工作的动力。不过凡事有度,如果过于偏激的羞愧,则往往会打压人的积极性和有益动机,造成“破罐破摔”的反作用。

 

羞愧来源于对挫折的错误理解

小月是新入职场的一名白领,就在岗入职不久便取得了一鸣惊人的“好成绩”,但这事却不能令她开心,反而让她感到羞愧不已。

小月就职一家广告策划公司,前不久,公司把一个很重要的案子交给了小月所在的企划二部,希望组内员工集思广益,创造出一个标新立异的广告文案。一个月的时间过去了,公司领导组织会议,让企划二部的员工纷纷报告自己的创作方案。而众多员工中最出类拔萃、得到领导赏识的方案正是小月策划的。散会后,部门员工间纷纷三言两语的在私底下议论起来:“这明明是刚刚离职的王某的策划嘛”,“小月就是抄袭别人的方案”。。。。。。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些流言蜚语很快传到小月的耳朵里,这使她羞愧难当。其实,是因为小月和王某私人关系很好,王某离职前把方案告诉了没什么经验的小月,希望能够帮助她在部门站稳脚跟,可惜别人并不这么认为。小月不堪这种议论,羞愧的感觉让她在公司抬不起头,毅然决然的辞职了。可是离开了工作岗位,却并没有让小月从羞愧的阴影中走出,反倒使她想起了童年的一件不堪之事。

这件事发生的那天是一般学生来说最害怕的日子──考试,可对于小月这种优等生来说真可算是小事一桩。果然,一至五题她都连下五城。谁知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当她的目光转移到第六题时,目瞪口呆了。原来那题是默写古诗糟了,出什么题不好,怎么偏偏出这只拦路虎?小月额上渗出了汗珠:由于昨晚贪玩,默写古诗这项作业竟没有去作。真糟啊……”她表面故作镇定,实际内心犹如热锅上的蚂蚁。忽然,一条妙计涌上心头:偷看。她像做贼似的两眼环顾四周,只见同学们都在埋头答卷,便在抽屉里搞起秘密行动来。锄禾日当午,汗滴……”她把这首古诗一字不漏地上了试卷。完事后再一次环顾四周,不过这次镇定多了。

老师发卷了,小月得了100分。然而她一点也不觉得光彩,反而有一种极其羞愧的滋味。她坐在座位上感到一切都变了,好像试卷上的每个字都在嘲笑她作弊。自此“羞愧”似乎成了小月挥之不去的“坏朋友”,如影随形地“伴随”着小月的成长。

自辞职到现在已经过去近半年的时间了,小月却仍旧没有振作起来,甚至是开始回避社交,她害怕面对同事,害怕面对工作,更害怕面对自己,总是认为自己是一无是处的、无能的。

 

有羞愧之心未必是坏事:

小月错误地把羞愧当成了一件“罪恶之极”的事情,完全没有体会到“羞愧”带给她的动力。其实,自从作弊事件后,她每次的考试成绩都很好,不再是作弊的好,而是真正努力的结果。可遗憾的是,小月自己却没有意识到这些“羞愧”的积极作用。

也许很多朋友跟小月有类似的经历,往往都把自己困在对错误事件的懊悔中,难以自拔。所谓“吃一堑,长一智。”犯了错误,不能一味的羞愧、后悔,而需要从中找到成长的经验。

适当的羞愧感,有助于激励个体产生更强的动力,和避免再犯此类错误的防范能力。所以说,任何事物都是有其正反两方面的,而我们的错误在与没有看到“羞愧”的两面性,只看到了它单方面的消极作用。

小月的自信心被“羞愧”所击败,所以,建立自信,是抗衡过分“羞愧”的地基。有一句格言说得好:“你所以感到巨人高不可攀,只是因为自己跪着,不信你站起来试试,你一定发现自己并不比巨人矮多少。”

 

羞愧还来源于社会压力

羞愧感不仅仅来源于学习和工作的挫折,还有来自家庭和社会舆论的压力。俗话说“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心怡一直就生活在无脸面对周围人的羞愧当中。

心怡和强子结婚十几年了,一直是周围人眼中的模范夫妻,从不吵架,也就是因为这看似平淡如水,实为了无生机的婚姻,终于走到了尽头。心怡和强最终平静的协议离婚了。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离婚对于女性来讲毕竟事件不光彩的事,离婚后的心怡非但没有丝毫的轻松感,反而被来自亲朋好友的舆论所累,感到羞愧和和束缚。

心怡经常听到的言论就是“你们夫妻感情一直很好,为什么离婚呀?”,“你可真傻,离婚的女人就不值钱了”,“你是不是想找个更好的呀?”,“都这么大岁数了,还赶什么时髦呀。”。。。。。。解释到最后,心怡疲惫不堪,甚至开始怀疑离婚是否真如别人所说的那样羞耻。

 

不要给自己扣上莫须有的“羞愧”帽子

心怡和强子因为性格不合,没有必要让自己在苦苦的婚姻生活中挣扎,最终选择离婚是明智的、无可厚非的。至于来自亲朋好友的舆论,完全可以以另一种方式来理解。虽然听起来并不很舒服的一些言语,实则出于他们对你真正的关心,“良药苦口”,如果不是出于对你的爱,谁又在乎你的选择是否正确,谁又会来评头论足地给你忠告,和担心你自食苦果呢?

人有的时候就是那么奇怪,明明没有那么糟糕,非要把没有的罪名扣在自己脑袋上。还是给自己一些“光环”戴吧,比如时常告诉自己:“我的选择是正确的”,“我会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不要做自寻烦恼的痴人。

 

人总是在失败与成功中成长起来的,面对挫折、面对周围人的褒贬、面对自己的羞愧,过去的事必然不能从头来过,我们所要做的就是面对未来,挺值腰杆,继续坚强的走好自己的人生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