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拼孩儿,你敢吗?

(2010-06-25 01:30:47)
标签:

拼孩儿

育儿

家庭情感

父母

柏燕谊

杂谈

分类: 节目展播

拼孩儿,你敢吗?     

                 拼孩儿,你敢吗?

专家:柏燕谊

嘉宾:果果妈妈   女儿果果    4

      宝贝妈妈   儿子宝贝    5

 

慧玲:宝贝星计划,育儿有办法,大家好,我是慧玲。最近在网上因为一张贴子,掀起了一场新育儿浪潮,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贴子]原来周末还可以和老公看电影,参加聚会,现在全泡汤了,我想找人拼养孩子,周末有事的时候,可以把孩子放在对方家里,孩子还能有玩伴。

 

慧玲:此贴一出,顿时一石激起浪千层,引发了网友的热议。有人大赞“有才”、“很好”,也有人表示“不可思议”、“反对”。今天我们就来跟我们的老朋友 柏老师和两位妈妈,聊聊这么一个“有才”、“有争议”的话题——拼孩,你敢吗?柏老师,您是如何看待这拼孩儿一族的?

 

老师:我觉得这种现象带出两个现在都特时尚的词,一个是“孩奴”一个是“独二代”。为什么这么说呢,现在孩子是23岁,34岁的家长,大多是80后,他们特别重视自己的生活质量,特别怕成为孩奴,所以不遗余力地用各种方式,把自己从生活的锁事中,甚至是抚养孩子的状态中抽离出来。而他们所生所养的,多数都是“独二代”,他们又可以借着给孩子找更多玩伴的借口,在他们需要自由或是空间的时候,交给他们信认的人来照顾。这些因素合在一起,就成就了今天我们看到的“拼孩”现象。

 

慧玲:每次听完柏老师的话,都有醍醐灌顶的感觉,不知道现场的两位家长,你们怎么看,现在的拼孩儿一族?

 

[宝贝妈]赞同,我现在就属于周末拼孩状态,感觉非常好。我们应该有自己

的生活,孩子也需要朋友,需要伙伴式的游戏,培养他的交际能力或是增加他的

见识,这都是客观需要,而且放到朋友那跟别的小朋友一起玩,总比在家跟老人

一起好,老人太惯孩子。

 

老师:宝贝妈说得确实挺好的,让孩子在幼儿园以外接触更多的孩子,创造机会培养他的交际能力,面对新环境的能力。但是如果您的孩子是三岁以下,那就是弊大于利的一种选择了。因为孩子在3岁以前是建立安全感、依恋的重要时期,特别需要和自己的父母在一起,哪怕是跟老人在一起,也比放在陌生的环境里好些。

 

第一代独生子女出生后,社会学家发现他们很孤独,从小缺少玩伴,因为怕这些独生子女的社会化出现问题,北京的社会学者组织了一次星星河实验,把不同的家庭组合起来,每周末家长轮流值班,以群治独,收效很好。
   
现在是独一代父母用拼养的方式,自发地作出了类似星星河的呼吁,但作为独一代父母,需要考虑的是,既然把孩子生下来了,就要尽到父母的责任。 

 

 

慧玲:果果妈也是一位80后妈妈,你怎么看拼养?

 

[果果妈]坚决反对,以前拼养过,但是在自己家,自己家的孩子把别人家的孩子打伤了,所以现在很抗拒拼养。宝贝妈可能还没遇到过自己的孩子或是别的孩子因为一起拼养而受伤,所以现在才说得这么轻松,只要出一次事,你怕了!

 

 

慧玲:后来,那个孩子伤得如何?人家的家长有没追究啊?

 

[果果妈]因为平时都是好朋友,人家没有追究,但是自己心里过意不去,所以以后就再不提拼养的事了,怕了。

 

资料:2009427,湖北武汉市两家人对簿公堂,就是因为两个小孩在玩耍时,一个小孩的手指被别一个小孩关门时不小心夹断了。法院被最终判定,由实施伤害的小孩子的监护人承担主要责任。

 

老师:拼养最大的风险就是“意外伤害” 如果孩子在对方家里出了意外,谁负责呢?国外的保险制度都很健全或者说比较普遍,有的孩子在邻居家或是在哪受了伤,是有保障的。而在中国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可能就会打官司。本来很好的两家人会对对簿公堂,好事变坏事。如果觉得“拼养不错,那就要把丑话在前头,以契约的方式或者安全协议的方式,规范拼养家庭的权利和义务,这样才能无后顾之忧。

 

慧玲:这件事的工程还挺大的,原本就是为了省事,我看现在更麻烦了?

 

[宝贝妈]我觉得也是,我们以前谁不是在邻居家长大的啊,吃在人家,睡在人家,有时好几天都在邻居家,其实那不就是现在拼养吗?那时候人与人的关系,可没这么复杂。

 

慧玲:我小候在邻居家受伤了,我妈好像都不怎么问我是怎么回事,就说回上点药就好了。{比如:亲历故事}

 

老师:对啊,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事物的看法当然是一样的了。现在的父母对孩子期望值和那时可不一样。现在孩子们在一起玩,家长恨不得还得给选好玩伴吧?大概都是知识文化,或是家庭背景得相似一些的,不然总是怕自己的孩子被别人给带坏呢!

 

[果果妈]老师说得对,我以前跟别一起拼养时,就出现过这种情况。我们家孩子在我一个朋友家呆了一天后,回我们家就看哪哪都不对劲,说谁谁家都有什么什么,我们家就没有,他妈妈还让我在窗台玩呢,为什么你不让等等吧,从我那个朋友家回来大概一个星期,才慢慢缓过来,后来我就不敢让她去了。

 

老师:这就是“拼养”的质量问题,每个家庭都是一个小的社会单元,都有自己的行业方式或是家教。如果两个家庭的教育理念是完全不同的,我们在把不懂事的孩子置身其中,让他做选择题,那就是太难为孩子了。会让他在分辨规则时产生界线模糊,而让他无所事从,甚至颠覆了你可能培养了很久的规矩。

 

[宝贝妈]我觉得现在家长给孩子的条条框框是不是太多了,就是要让孩子接触形形色色的角色,或者性格各异的小朋友,这样会取长补短,不能总让他生活在安全的、可靠的或是同类的环境中吧?那样孩子的生活也太单调了?

 

老师:如果家长一定要给孩子创造一些“拼养”的环境,除了上面我们说的安全问题或是规则问题,一定要学会分析、配对。其实这是一门学问,最好把在性格上互补的孩子放在一起,或是把需求互补的孩子放在一起等等吧。

 

慧玲:看来啊,这“拼养”孩子,还真不能像拼车、拼房那么简单,冲动。家长在“拼”之前一定要认真思考清楚自己是为什么而拼,是为自己一时的贪玩,还是真正为了孩子的未来?

 

 

北京电视台卡酷频道《星宝贝计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