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父亲节,我们是否要说“爱”!

(2010-06-18 00:16:57)
标签:

家庭

教育

父亲节

父爱

柏燕谊

情感

分类: 原创文章

                父亲节,我们是否要说“爱”!

       父亲节就要到了,面对那个威严的男人,我们的爱很少冲口而出;面对那个威严男人的很多情感表达方式,我们年少时很难理解;面对那个威严男人的严厉行为,或许很难理解接纳。

      但是今天我们成年了,我们强大了,而父亲的身形佝偻下去,面对这个曾经威严的男人,我们是否要追溯以往的很多不愉快和分歧?面对这个曾经威严的男人,我们是否要用他体现出的威严去还击他?面对这个曾经威严的男人,我们是否因为生命的获得而会去感谢他?

      爸爸,我爱你......

      希望父亲节我们徜徉在甜蜜的爱当中,用爱去获得爱,用温暖豁达去体会那威严背后的父爱。

 

1、              父子之间其实也属于两个男人之间的沟通,但是父亲与儿子某些时候存在相互较近的感觉,谁都不肯低头认错,这种关系应该如何处理,有什么好办法促进沟通。

 

解析:父子虽然有血缘关系,但从生理角度来说也是两个成熟的男人,男人间的自尊和倔强是不分年龄的。并且,男孩子和父亲从男孩子小时候就会有竞争情结,他们在争夺着一个共同的女人,那就是父亲的妻子、儿子的母亲,这是人的本性。不过,既然两个男人都去争夺这样一个女性的注意力,那么男人间出现了一些矛盾的时候,硬碰硬肯定会出现问题,不如借助第三方的力量去化解男人间紧张、较劲、要面子的紧张气氛。等到双方在女性温和的力量下平静下来后,再做有效沟通。

 

2、              父亲的爱在很多时候属于默默的付出,或者说父亲是一个沉闷的父亲,作为儿子可能很多年不知道父亲在想什么,喜欢什么。但是长大了以后,想回报父亲,但是父亲的沉闷造成了儿子不知道怎么孝敬才让父亲高兴,这样的情况下,如何与沉闷的父亲进行沟通呢?

 

解析:沉默是一种语言,在不同的状态下会有不同的含义。面对愤怒,沉默是反抗;面对幸福,沉默是感动;面对委屈,沉默是温暖……

老年人最害怕的就是寂寞和孤独,害怕自己已经不再被别人需要,所以回报老人最好的孝敬就是多多的陪伴老人,让老人家知道自己目前的状态和未来的方向。对于那个曾经强大的父亲,你的出现就是排解他价值感缺失最好的方法。他是否回应重要么?重要的是你在说,而他一直在聆听。

 

3、              很多孩子都是在父亲的鞭打下长大的,父亲在他们心里有种无形的恐惧感,认为父亲就是会打孩子,这样造成了双方关系的僵硬,但是到了迟暮之年,父亲可能连打你的力气都没有了,可能对孩子的爱的方式变化了,但是在孩子心里,依然那种被责骂鞭打的形象挥之不去。如何让双方化解矛盾,不让父爱成为了一种遗憾的爱,带到天堂的时候儿女才明白这份爱。

 

解析:父亲为什么会打孩子?因为他面对那个顽皮的爱子已经无能为力,所以会用最为软弱的形式面对孩子。暴力,是软弱者的武器。现在的你已经成年,面对那个曾经以爱的名义伤害过你的男人,你是用同样软弱的回避、报复作为对父爱的回报,还是用宽厚、理解这种强大的内心力量去面对父亲?宽恕的力量是巨大的,当你宽恕了那个男人的错误,那么那些错误就烟消云散,而留下的只是错误背后无尽的爱。这份矛盾的化解,更多的来源于有容乃大的胸怀,来源于对爱的信任!

 

4、              现代社会中,更多的老人感觉到寂寞,人们忙于工作而忽略了对父亲的照顾,很多老人养孩子从而依赖孩子,出现了“啃嫩族”的说法,但是这种做法让孩子很不理解,很厌烦。那么应该如何更好的去解决这样的事情发生呢?

 

解析:目前这样的情况非常的多,很多家长会因为自己把毕生的心血都投放到一个人的身上而无法放弃这份依赖,这是因为他所有的快乐来源都只来自这一个点,如果家长放弃了这份依赖就等于放弃了他们生命中所有的快乐。所以,作为孩子,当你成年后,你是有义务为父母戒断这份依赖。这和不孝顺无关,毕竟生活是需要相对独立的空间,成长更需要自由的环境。不过,一下子戒断是无法让父母承受的,那样他的全部价值感的投资会有彻底失败的感觉。所以,要循序渐进的进行。就像小时候爸妈一点点的教你走路一样,不要心急。首先,从自己这方面就不要依赖父母的很多支持,尤其是经济方面;第二,有条件的话,和父母分开居住,定时给父母打电话,回家看望父母;第三,为父母培养新的兴趣爱好,比如老年大学、合唱团舞蹈队的参加、旅游等等;第四,将自己的成绩和稳定的状态及时汇报给父母,也就是我们说的报喜不报忧。只有让父母的注意力有了新的落脚点,让父母看到了你的成长成绩,他们才会真正的安心踏实,才会有胆量慢慢放手。父母出现的“啃嫩族”根本的原因是:你太嫩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