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男版潜规则”访谈录

(2010-05-10 16:32:01)
标签:

潜规则

性骚扰

柏燕谊

曾子航

杨竞泽

情感

分类: 节目展播

坊间一直流传着娱乐圈的潜规则,圈外人看不清,圈内人也从不说明白,现在潜规则不仅仅出现在女明星身上,男明星的传闻也不少,惹得人内心痒痒,潜规则究竟怎么了?搜狐女人邀请《感情生活》的导演杨竞泽,当红情感作家曾子航,职场心理专家柏燕谊跟大家一起聊聊男版潜规则

“男版潜规则”访谈录

从左至右:杨竞泽、曾子航、柏燕谊、主持人

 

专家们对潜规则的看法大相径庭,曾子航认为潜规则应当一棒子打死,而柏燕谊则对潜规则宽容很多,在她看来潜规则和寒窗苦读一样,都只是一种获得成功的手段,不知道会不会被网友拍砖哦。同时还聊到了潜规则性骚扰的区别,并给办公室一族提供了很好的预防性骚扰的建议。

 

主持人:很多导演他们都会有一种习惯,就是把他们的亲身经历融入到电影里面去,我特别想知道我们

《感情生活》这部电影里面能在什么地方看到您的影子?

杨竞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机会被写。因为没有这样的权利。谈到潜规则,我认为这是一种权利的交易,或者是其他的交易。我觉得对于创作来讲,还是比较单纯。刚才你问的电影里面有没有自己的情感经历,其实从客观角度来讲,每个创作都会在一个作品的创作中会融入到自己的情感认知,但是更多的是在创作的一个过程。

  

男版潜规则是男女平等的一种表现

  主持人:夏雨在《感情生活》里面演出了一个被潜规则的音乐家,这个非常具有争议性的角色,一直被大家称作男版潜规则, 曾老师怎么看呢?

“男版潜规则”访谈录

曾子航:潜规则必须一棍子打死

 

  曾子航:演艺圈很早就有潜规则这个词,其实它是一个历史的词语,有一个吴思先生出了一本潜规则的书,当时就销量几十万册,他当时解释是,相对于主流社会公开推行的一些明规则而言,潜藏在暗流下不为人所知但是又被大家共同认可的一种规则。我解释得更通俗一点,有些事我们可以做,但是不能说,就是潜规则。

  主持人:您对于现在我们把潜规则定义在非常小的范围内,涉及到身体交易,比如用身体换来一个演出的机会,您对这种方式怎么看待?

  曾子航:首先,它是一个历史学方面的用于,后来被经济学、社会学广泛应用。不知道什么时候,潜规则像一个小偷一样偷偷的潜入了娱乐圈。我觉得潜规则大范围引起讨论,大家应该知道是三四年前有一个张姓的女演员,她在某网站上爆出谋位导演要对她实行交易,要用肉体换得演出的机会。从那以后潜规则这个词就推行开来,而且这两年潜规则这个词在演艺圈使用频率特别高,以至于有一段时间我参加一些演艺圈的活动,大家见面第一句话就问的是你被潜规则了吗?成为北京人见面问你吃了吗,成为一个时尚用语了。很多演员也笑得如花般的灿烂,我还没有被潜规则。就看你怎么看待这个事情,我认为这种现象,从我个人观点,我肯定是不提倡,而且我个人是比较反感这种行为。当然这种行为套用一句哲学家的话就是存在即有它的合理性。包括职场里的潜规则,现在比演艺圈存在得一点不少。只不过曝光率没有那么高,只不过是用肉体和权势之间的一种交易。

  主持人:我这边有一些假设,如果说杨导在试镜的时候,有两个条件都一样,都很优秀,你觉得都很符合这个角色,造型气质,其中有一个人向您示好了,这会影响您最后的判断吗?

  杨竞泽:创作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都是一个严肃的问题,我觉得每一个创作人,不仅仅是导演,导演只是被摆在前台的位置上,让大家说事。在这个问题上,每个创作者都会真心的对待他的作品,就像对待他的孩子一样,我相信在这个角度上他们能够很好的把握。而且面对这样的时候,还有另外一句话,如果我们能够真诚面对自己作品的时候,这个选择非常单纯,并不复杂。

  主持人:柏老师,如果您在面试的时候,如果有两个差不多条件的男生暗示了,会不会影响您的判断吗?

  柏燕谊:如果是我自己的公司,我可能不会这样做。因为在办公室一行交往,最关键的一点,尤其在潜的这一部分里是需要有一个空间间隔感才能让这种潜焕发出它独特的魅力,因为他需要有那种偷的感觉的。可是办公室空间是我们除了在家里睡觉之外会呆的地方最多的,我们这么近距离的交往,第一,会影响我的理智判断,第二,会影响我和周围其他员工的关系处理,我一是给自己埋了一个雷,我不会这么做的。潜规则首先不是性骚扰,是有一个本质的区别的。从潜规则的文化角度,作为心理研究,文化角度上是这么坎德。首先,他是和我们的主流文化产生了一种相悖、冲突,不光中国有这种主流文化,全世界都有,就是男权。在现在这个社会中,由于我们时代的变化和文化的多元化,导致了我们人,尤其一些男孩子,他会出现被潜的上升的手段。这个是现代文化的一个特点。

  曾子航:您是说现在社会开始向女权过渡了?

  柏燕谊:这说明我们的文化是多元化的。我们社会的文明程度提升了,我们社会的接纳程度更广泛一些了。这就是从主流文化中,我们首先可以看到,他是和男权发生了一个挑战,从男性角色上来看,为什么男性角色以前不会?因为以前的男性是在历练中去成长的。现在的一些男性,我就说我们中国,70后由于独生子女现在大部分家庭都有,8090后毋庸置疑了。这种情况下,无论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都是被娇养状况下成长起来的,男孩子性格中就会有很多中性的成分在里面,可能在经历的过程中会有一些依赖,会有一些放纵自己,会有一些惰性,这是人被充分培养,蔓延到他以后成人状态中的现实体现。所以现在男孩子具备潜规则的心理基础,他能接受。因为他本身内心中就具备被潜的心理承受能力,他有依赖的需要。他也有逃避责任的动机,他也有渴望不劳而获的需求。

  曾子航:我觉得不大,他还有想傍富婆的愿望。

 

  柏燕谊:潜规则只是获得成功的手段之一

 

“男版潜规则”访谈录

柏燕谊:潜规则只是获得成功的手段之一


  柏燕谊:从女性角度来说,男版潜规则的出现也是一个发展的现实产物。从这些东西来讲,男版潜规则真的是我们这个社会文明多元化的一种体现、一种进步。刚才子航说反感这个,是因为他觉得这是不正当竞争法,是给了哪些有正当竞争手段,给他们增加了很多的障碍。但是我觉得其实这是因为男性长期以来主流文化的灌输和自我压抑的,心理大师文格说,外表越光明,内部投射的阴影就越大。我在这个事情上越喜欢,我反而会给他更多的批判和抨击。为什么?就是因为我们中国文化五千年的性压抑文化导致了这样一个现实特点。潜规则有什么可被我们蔑视?潜规则也要有资本,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被潜的。我怎么就没有被潜?因为我没有这个资本。现在很多女孩子或者男孩子,他作为潜规则,这是他的竞争手段,谁说竞争必须得在那里苦读寒窗十年,非得学海无涯,人只要能够把他自己的特长发挥到极致,而且是被自我接纳,而且有社会上的一种文化因素去和他呼应的,他就是成功的,他就是快乐的。人最终为什么?就是为了能够快乐的达到成功。所以我觉得潜规则是一个挺正常不过的事情。因为有压抑,所以我渴望,但是我怎么能够捍卫我内心的平和,我就抨击他。

  曾子航:这种事情我可以理解,但是我怕柏老师说的话播出去之后,万千长得好的男男女女都不认真读书了。都要要杨导的手机号了。

  柏燕谊:你就算被潜规则了,你也要有你的竞争资本。你的娇俏的面容,清秀的玉树临风的旗帜,是你敲开潜规则大门的第一块砖,要获得成功,或者是身份的改变,这个时候就需要内外兼修,内修就是自身知识素质的提高。

 

爱情和身体可以分开吗?

  主持人:电影里面夏雨演的音乐家小柯,他是被潜规则了,而且长期和女企业家在一起了,但是他对他的女友还是一如既往,还是非常的喜欢她。觉得可以跟她相爱、相守。按照他的逻辑,爱和身体是可以分开的。我不知道几位对他的想法是怎么看的。

“男版潜规则”访谈录

杨竞泽:历经潜规则的风雨还可以做自己的人,值得尊重

 

  杨竞泽:前几天我在网上看到一篇博文。讲的是性的现代三个认知,一个是传统的,以生殖为概念的。第二,以爱为基础。第三,带有娱乐的。从影片角度来讲,我们在影片创作过程中,我们说他被潜了,小柯以及他的女老板,是直接关系到他的命运,他的职业发展的,他要突破这样一个瓶颈,在这样的情景下,他又面临着真爱的考验,设置了一个对爱情的大考。在这个角度来讲,我和夏雨沟通这个角色的时候,很明显,一个,没有爱,他跟这个女老板的过程中,只是一个性交易,但是没有爱。所以这个人物在最终的时候,当他的背离产生他心爱人的远去的时候,他才会产生他内心的呼喊,我懦弱,我爱。在大学生电影节放片子的时候,我看到很多人的认同。说社会进步了,男版潜规则是一个很自然的现象。同时,大家知道什么是爱,什么是性,以及什么是游戏。这个还是很清晰的。

  主持人:所以您觉得性和爱可以分开?

  杨竞泽:在这一点上我不得不说我是站在子航这边的。刚才从古今中外谈了一下,我还是一个相对传统的人,我还是主流文化和主流的传统观念。刚才柏老师也谈到,其实这是一种手段,你有资本,你才可以这样做,我觉得还有另外一种,我觉得我可以设置这样一种人物,他可以面临这样潜规则的风风雨雨之后,他能够把握自己,并且能够战胜这样的欲望,而且能够达到他想要达到的目的。我觉得这也是一个可以值得尊重的人。或者说我是向着这种人去做努力的。但是我觉得作为电影来讲,或者作为生活来讲,我们应该透视这样一个社会现象,对当下人的情感提出一个拷问。

  曾子航:我去年出了一本书叫《男人是野生动物》,这对男人和女人的观念有点不一样。我认为是百分之八九十以上的女人是性爱的统一体,女人的性是建立在爱的基础上。百分之七八十以上的男人性和爱是可以分离的。男人我定义为一个性爱的动物。上半身可以是贾宝玉,可以是比尔盖茨,可以是简爱里面的男主人公。下半身可以是西门庆,可能是陈冠希。上半身是一个英雄,下半身是一个狗熊,上半身是一个绅士,下半身是一个流氓。我们在社会中生存需要戴上一种面具,老戴面具,你内心就被压抑掉了,比如说性欲,在某些场合就会集中的爆发出来。我书里面也有一种观点,越在外面衣冠楚楚的人,私底下就是兽性大发。比如老虎-伍兹。

  柏燕谊:子航说的是很对的。性欲这个词,性是人的一种生理功能,欲是我们内心的一种渴望。这是两个不同的东西,怎么能够给他很好的统一起来?就是用我们的道德,用道德规范,其实一夫一妻制本身也是对性欲的压抑,但是符合主流文化的道德规范。这个时候我们说性和欲根本就是两个东西,谈不上是不是可以分离,他本身就是分离的。

  8090后要如何预防抵抗性骚扰

“男版潜规则”访谈录

柏燕谊告诉大家如何预防办公室性骚扰

  主持人:您刚才提到潜规则和性骚扰,在职场上我们要怎么来区分这两种现象?

  柏燕谊:杨导的那句话说得特别好,性骚扰不是一上来就把你搁那儿,那叫强暴。性骚扰首先是试探性的,先看看你有没有被骚扰的机制,有没有被潜的可能,他会在你需要的时候给你提供过度的热情和帮助。这个时候如果你给了对方积极的回应的话,你就有可能受到这种骚扰或者是潜规则的伤害。首先是你要自己去关注自己的态度,你的态度决定了别人对待你的态度。性骚扰本身是人的内心现实的体现。

  主持人:那我们要怎么保护自己呢?

  柏燕谊:所以对于性骚扰本身来说,第一,你先要把自己内心对性的知识正确理解和接纳。第二,对于性骚扰的这样一个态度,你不要去给他创造条件,提供土壤。他出现的可能性就会很小。而且在办公室环境中,性骚扰如果一旦发生,而且你不愿意去接受的时候,你要敢于说NO。性骚扰有一个共性,过度的害怕,害怕因此受到辞退、降薪,他们会过度的站在对方的角度上去思考,我这样做会不会伤害他,或许他只是对我的关心,这给实施性骚扰的人提供了机会。所以当面对性骚扰的时候,如果有,你首先不要创造单独共处一室的环境,如果迫不得已,必须要共处一室的话,我跟子航是同事,我要进去了,子航你隔三五分钟给我打一个电话。第二,要敢于说NO,不要考虑因此会失去什么。很多人特别傻,他认为他接受了性骚扰,就不会失去。当你接受性骚扰那一刻,就意味着你更快的会失去。因为谁都不会在自己的身边留下一个安全隐患。对于性骚扰这个事件本身来说,我们自己的态度一定要坚决。当你的需求被异性给予过度的关注的时候,在你不明确他的意图的时候,我们先要谢谢他,然后拒绝他。这是我们很好的面对性骚扰的方法。

 

 真爱不能从潜规则中得来

 

“男版潜规则”访谈录

真爱不能从潜规则中得来

 

  主持人:刚才我们聊到潜规则的时候,默认它是一个利益的交换。有没有可能之间会产生真正的爱情呢?

  杨竞泽:聊到《感情生活》,你感觉这不是潜规则,它浮出水面了。在这个过程中,首先,既然是潜规则,首先它是有规则。规则有一定的说法,刚才两位老师谈的,有约定俗成的认知,这个认知我们大家都很明确,我想要什么,我得到什么,我要用什么方式。这是心照不宣的。在这个过程中能不能产生真爱,这个比较难。你说有没有这样的可行性?我觉得要让事实来验证。也可能不断感情发展,确实有可能。以前我们不认同网恋,现在也都认同了。从生活角度来讲,看每个问题的时候,我觉得还是一种心态,今天我也特别高兴坐在这里和两位老师谈了很多。他们谈了很多比电影里面还精彩的。

  曾子航:我对这个概念的理解是这样的,套用一句广告用语,一切皆有可能。我没有研究过潜规则之后是不是被潜的人和主动潜的人产生了爱情,幸福美满的结合在了一起。心理学上有一句名词,斯特哥尔摩症候群。斯特哥尔摩市发生了一起抢劫案,劫持人员和银行的人员对质,最后劫持人员被警察带走了。要求几个银行职员作证,有两个女职员拒绝出庭作证,其中有一个女职员爱上了一个劫持人员。并且这个女职员最后等到这个劫持人员出狱,最后两个人还结婚了。这引起了轩然大波。两年前的一个电影《色戒》,女学生王佳芝去暗杀那个特务,最后爱上了特务。这实际上是受虐者爱上了施虐者。

  柏燕谊:我觉得子航说的斯特哥尔摩这一块非常精彩,但是在潜规则这一块中,我不认为他们转型为爱情的几率很高。什么样的人去接受潜规则?是因为内心有欲望的人,有野心的人。有欲望的男人以他的身体作为交换条件的时候,是挑战了他的男性自尊,男性权威的,这个时候,他获得的一种现实的物质上的满足之后的同时,他还获得了一个附带产品,就是精神上的屈辱感。这种精神上的屈辱感让他产生了一种愤怒,这种愤怒会指向他的潜规则的对象。但是他又不敢去释放,所以他会压抑,人只要压抑,就会无意识的流露出来一种对抗,。他们会在这种对抗的过程中,有可能会产生由于对抗而产生的一种长时间的情感纠结和交往状态,但是很难转化成真正的爱情。因为爱情首先是建立在平等、尊重、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并且愿意为他人无私奉献的基础上。本身两个基础是没有的。

  杨竞泽:柏老师讲得非常精彩。真爱只有在这样的平台上可以产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